這賜婚之事,十有八九隻是梁梓墨為了感謝自家師傅,對他的幫助。
同時也只是討好自家師傅,才出此下策的。
以他們幾人的家世背景,朝中大員們是不可能,將自己嫡親的女兒嫁給他們的。
最多也就是,將家中小妾生的女兒嫁給他們這些,孤兒出生的人。
這些女子有很多都沒有可取之處。不過,這是梁梓墨這個大王賜婚的。
自己這些人就算是再怎麼不願意,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要不然,會惹梁梓墨不高興的。
秦松聽了梁梓墨與楊宏唱的雙簧,心裡想著:大王這又是唱的那一出啊?
齊國剛剛新政,無論是國力還是政權,都還不穩。
在這個時候,暗處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正在瞪著他要抓他的小辮子呢!
他居然在這個節骨眼上,要給朝中官員們賜婚,大事操辦喜事。這樣,不正好落人口實嗎?
真搞不懂他的心裡在想什麼?他這樣辛苦才拿回的江山,就不知道珍惜嗎?
這樣下去,他這大王還要不要做啦?
想歸這樣想,可是秦松他始終只是一個臣子,這些話他是不敢在梁梓墨面前說出來的。
唉!如今他是大王,他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吧!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哪裡管得了這些啊?
蔡銳心裡想著:這梁梓墨還真是一個當大王的料!
自己正愁著,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說如今齊國的人口資料。他居然就如此有先見之明,要給朝中年輕人們賜婚。
他這樣一開頭,自己就好向他建議了。
袁凱之前也跟蔡銳打聽過人口的事情。
他也知道,如今齊國的人口比例,正以六女一男這種特殊的形式,呈現在眾人面前。
要知道,六女一男這樣的比例,這可是在齊國的歷史上,屬於罕見的情況。
其中,男子還是從十五到六十歲,這個年齡段來劃分的。
戰爭後的國家,壯年男子已經不多了。老人和孩子的比例,比壯年要多出一兩倍。
而女子雖然也是,從十五歲到六十歲這個年齡段來劃分的。
可是,其中從十五到二十五這個年齡段的女子,就佔了總人數的一半。
如果用適齡女子,和適齡男子來比對的話。那這個比例又會是,讓人大跌眼鏡的資料。
他心裡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假如說,這些適齡女子和適齡男子的比例是,八女一男,或者十女一男的話。
那這齊國,就要有一場空前絕後的搶婚的大戰了。
而那些家世背景好,人又長得漂亮的,當然不愁嫁!
可是,那些長相平平,其貌不揚,家庭貧寒的農家女子,可就難嫁囉!
一般像這種情況,家裡有女兒的家人,都正在為了家中年齡越來越大的,女兒的婚事著急。
要是大王賜婚的事情一傳出去,民間那些土豪劣紳們,跟著就會對那些看著長相俊郎的,適齡男子開始搶奪了。
這樣一來,齊國各處都會因為搶親這事,鬧出不少笑話來的。
袁凱在心裡這樣默默的一想,就覺得有些忍不住想偷笑。
因為這樣的事情,對於男子來說,還真是難得一見的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