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那些孩子們,家中再貧寒的,每天也有三頓飽飯吃吧?
家裡再沒錢,冬天也有棉衣穿吧?
父母就是再沒本事,家裡也有幾間茅草房吧?
可是李柱子呢?他沒有!他每天一日三餐都沒著落。
就別想著,冬天沒有棉衣穿,棉被蓋了!
真的是窮得只剩下人了,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啊!
他從孃胎裡出來,就一件襁褓裡的小肚兜。
父親是被領養的,爺爺一死父親繼承了家業。
可是,老爹不見了!家裡的房子,就被許家的族人給瓜分了。
把她們娘倆趕了出來!那些人一句話,讓他母親要住那房子可以,只要給十兩銀子買下來,就讓她們住!
可是,還在月子裡的娘親,只是一個富農的庶女。
也就是一個,農民的討的小老婆生的女兒。
孃家的嫂子兇狠得要命,她是依靠不來的。丈夫又一去不回!
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
從那以後,她娘就帶著他在峨眉山邊上乞討。
有那遠近來燒香的女眷,看見她母子可憐,就給些吃的或者幾枚銅錢。
乞討啊!手心向上啊!那是最讓人瞧不起的人,地行為呢!
可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最瞧不起,她娘也得把他拉把大啊!
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給餓死吧?
這樣的日子,母子倆過了五六年後。李柱子漸漸懂事了。
很多時候,母親去要的時候,都會遭人白眼。還有打罵!
他也就不想再讓母親,過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後來就去求了許大善人……
試問一下,有過這些經歷的人,如今遇到陳漫雲了。
不但每天能吃飽飯,穿新衣服,還有人教他學認字,他能不用心嗎?
他只會比其他孩子的,求知慾更強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更多!
所以,只要陳漫雲願意教他,他就會百般努力的去盡全力學好。
日子在鬥轉星移間,過得飛快!一晃眼,就到了梁梓墨登基的日子了!
陳漫雲頭一天,就把自己走後,李柱子要學些什麼?練些什麼?
全都給李柱子交代了,第二天早上起來!
李柱子還以為,師傅會跟自己道別!所以,早早的起來,邊練字做早飯。希望師傅能吃過早飯再走!
可是,等他做好早飯去叫陳漫雲的門時。
才發現,房門是虛掩著的。他推門進去,迎面撲來了師傅身上,常散發的蘭花香味。
可是,床上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的,到處都找不到人。
只在梳妝臺上的首飾盒子下面,找到陳漫雲留下的書信。
信上說:“柱子,師傅走了!你要把師傅教給你的功夫和字,認真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