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終於是脫離了那個人的掌控,有了自己的發言權。
他發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一些豐功偉績。
梁梓墨知道他的苦心,便淡淡的說道:“嗯!那就有勞大人了!”
奏摺傳到都城,梁昊辰同意了他們的申請,並將梁梓墨升為駐軍參將。
從此,梁梓墨便開始了他的駐軍練兵,收攬人才的生涯。
他在戰場上施過藥的那些人,不論是士兵還是將領,他們都十分感激梁梓墨。
因為,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地方,藥物全都是要靠都城那邊補給的。
在當時那種緊急時刻,他們那些受重傷的傷兵,沒有梁梓墨那靈藥及時施救,就只能等死赴黃泉。
所以,在他們心裡,這梁梓墨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就算於坤去南平關,將所有能自行走動的將士都帶走了,他們心裡還是對梁梓墨心存感激的。
而梁梓墨,就用自己所學的醫術,和陳漫雲給他的乾坤續命丹,把那些受重傷只還有一口氣的兵,都救活了過來。
盡管有些兵的手臂和腿都沒了,他們也捨不得離開敬城。
無奈之下,梁梓墨只好將駐軍原有的土地,給他們一人分上一些。
再用朝廷給他們發的撫卹金,幫他們買來一兩個下人,侍候他們的衣食以及種地。
當然,這些地種出來的糧食,是有一部分上交給駐軍的。
但是,那些傷兵說:“沒事兒!像我們這些殘缺不全的人,回鄉也是種田納稅,還得看家的情況。
家裡情況好的有地種,家裡情況不好的連地都沒得種,去給人家做僕人當護院。
那些有錢人家,看道他們這樣的,都不會要。
在這裡也是種田納稅,不過這田地都是軍中的。我們算是管理了一下,還白撿的口糧吃,有什麼不好?”
梁梓墨當然也樂意他們這樣做。
因為,這些傷兵自願留在駐地,都城給他們發放的撫卹金,就只經過他一人的手,就發到了他們各人手裡。
其中,沒有那麼多複雜的過程,也沒有那麼多人經手。
俗話說,帶錢要折she),帶話要漲!
這些為數不多的撫卹金,他們回鄉後,再經過一級一級的轉下去。
就只會越來越少,那些人才不管你是賣命的錢?還是其他錢呢!
反正錢只要到了他們那裡,該給他們留下的,就由他們說了算。
還有就是,這些人留在駐地種著駐軍的田地。
每年收割以後,他們可以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其他的都交給軍隊。
那要是什麼時候,都城那邊不發放糧食了,軍中的弟兄也不會餓肚子。
這更讓梁梓墨將來的起勢,增添了一層保障。
所以,這些人不走就不走吧!
現在,讓他梁梓墨把他們養著是不可能的,不過他們這樣要求,倒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梁梓墨還找人,把那些有家眷的傷兵召集起來,問他們要不要把家屬結過來。
這當然正合大家的心意!
於是,梁梓墨便派人去把他們的家屬,統統都接到了邊疆來。
這樣,這敬城的人口也就增多了一些。有人就會做事情,有人做事就不怕地方偏僻。
梁梓墨就把那,屬於駐軍的一大片荒地,都讓那些退役的傷兵租著去種。反正荒在哪裡也怪可惜的。
他們種的田地多,那每年上交的糧食就多,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