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程霓蓮本來以為自己已經放下了對那個男人的愛,可是先帝死後,她的心就像破了個大窟窿,怎麼也填不滿。
她難受又空虛。
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只要停下來她就會一次次地想起先帝。於是她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把視線投在了兒子元祀身上。
當坐上太後寶座的那一刻,她又一次將目光投向了權力,於是逼迫兒子立侄女程清漪為後,任用兄長程嶽蓬做中書令,把所有權勢都聚集在程家。
她以為,這是自己回報程家的方式。
然而她與兒子的關系,在這一刻早已無法轉圜。她早該知道,元祀不會允許別人擅動他的皇權。
此後過了好幾年,有一段時間她能明顯發現兒子的異常。
具體表現在,與人說話時經常出神,看著海棠花樹發呆,突然的笑又突然皺眉頭,十分關注女人的服飾用品等等。
她也是過來人,一眼就能看出兒子心裡有了人。
可是她在後宮查了許久也沒找到那個,讓兒子三十多年來第一次動心的女人,反而發現兒子開始看重皇五子元瑕,一步步將他提拔到晉王、太子。
元瑕這個孫兒,本是個錯誤的存在,沒想到竟然得了兒子的青眼。
她去問兒子的時候,敏銳地發現兒子做下的這個決定肯定與他喜歡的女人有關系!
可是還沒等她查下去,太子元瑕被遣邊疆,另外兩個存活的孫兒也被外放到封地去,一切的線索隨著他們離去都斷了個幹淨。
她眼看著兒子後宮十幾年沒有新人,也沒個一兒半女出生,心裡挺著急。雖然知道這一切要怪侄女程清漪給所有妃子下了絕育藥,可是侄女人都死了,她還追究幹什麼。
所以後來二侄女程玉蘭從宮外面抱來個兒子,想假冒皇子的事情,她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可惜這事早在兒子的眼皮子底下,最後二侄女玉蘭膝下就多了個女娃娃,先前抱來的男孩被皇帝扔回了宮外。
對於這個沒有一絲血緣關系的二公主,程太後是親近不起來的,宮裡久無後代出生,她就忍不住催促皇帝多進新人。
可是等後來,皇帝真的如她所意,納了四個新人進宮的時候,太後就隱隱覺得不妙。
果然,半年後,程家罪涉私吞賑銀、通敵叛國之罪,被滿門抄斬。
那一刻,她真的想隨著兄長一起去死的,可是終究提不起勇氣,就茍活了下去。
等到皇帝盛寵柳氏,甚至在民間以正妻之禮迎娶柳氏的時候,程太後就猜測,也許程家被滅一事,與柳氏此女有關!
後來,被關在冷宮裡的侄女玉蘭偷偷派人到上陽宮,把一切事情告訴給她聽的時候,她的心裡湧起了滔天怒火!
原來一切都是皇帝設下的計,誣陷程傢俬吞賑銀、通敵叛國,進而將程家滿門抄斬,一切都是為了柳氏那個賤婦!
而且柳氏竟然不是禮部尚書柳祁國的女兒,而是出身燕州峴鎮的民女,而且她本是元瑕的太子妃!
身為父親的皇帝,竟然搶了自己的兒媳婦!
而且皇帝竟然為了柳氏這個賤婦,把元瑕立為太子!這簡直是為了一個女人,把襄朝一百多年的江山社稷都拋在了腦後!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她認為自己兒子為了一個女人昏庸至此,不應該在皇位上繼續待下去,於是聯絡以前被她親手趕到舊都龍城去的皇親國戚,意圖透過宮變,廢除兒子皇位,轉而立孫子做皇帝。
沒想到侄女程玉蘭卻借這個機會,派手下宮女銀杏一把火燒了柳氏所在的承香殿。
柳氏既死,看著絕望入骨的兒子元祀,她卻很慶幸。
惑亂人心的妖女死了,兒子眼下雖然難過,但慢慢地總會忘了她的。
看著被兒子送到面前來的毒酒,程太後也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正想喝,卻被兒子打翻了。
她不知道兒子為何這麼做,只能看著兒子邁著沉重的步伐,一步步在大雪中離去的背影。
後來時間過得可快了,她隱約聽說兒子還是知道了侄女玉蘭做的事情,把玉蘭也弄死了。
偌大一個繁盛的程家,從大興城第一世家,到如今死的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程太後也不知道自己還茍活在這個世上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