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元朔十五年,臘月十八,黃道吉日,宜出行、宜考試。
弘文館裡坐滿了前來參加考試的貴族青年才俊,人人埋首狂書,都指望能在這次大舉考試中拔得頭籌。
禮部尚書柳祁國和禮部侍郎柳玉楨時不時地在考生們附近打轉,更有其他禮部官員監考本次考試。
弘文館外,柳芝蘭靜靜地站在外面看著裡面的考生,想起曾經她和元祀的對話。
前段時間自己第一次聽說本朝還有科舉之事,驚訝地詢問元祀,得到了他的回答。
原來襄朝每三年會進行一次考試,考試分為兩部分,一為測評,二為考試。
測評即為由皇帝指派官員為主評官,從上呈的資料和親自考察兩方面,綜合考核一名考生的資質,並給予評級。這一部分成績可以說,完全看主評官自身的主觀看法,所以每次主評官都會收到很多世家大族送來的禮品。
考試就是那些考生們一起到弘文館中,對指定考題進行作答,由禮部官員負責監考和答卷批閱。這一部分看似公平,實則也要看閱卷官的喜好,如果題目答得合閱卷官心意,等級自然就高了。
測評與考試兩部分合起來的成績作為總成績,會進行排名,日後會根據排名分配官職。
恰好的是,今年測評和考試兩部分的主要負責人,就是禮部侍郎柳玉楨和禮部尚書柳祁國,所以周公府前才會有那麼多青年才俊拜訪,不求能賄賂考官得到好成績,只求能提前瞭解考官喜好,方便自己在考試中的表現。
所以說,這就是皇親國戚帶來的好處了。
在柳芝蘭成為皇後之前,這樣的好事從來沒有輪到過柳家父子頭上過,然而一旦她成為萬人之上的皇後,又深得皇帝寵愛,柳家勢力自然水漲船高,連帶著受到皇帝重用。
因此在柳芝蘭想要考試題目的時候,柳父才會將考題給她。
當時柳芝蘭還很奇怪地問元祀:“如果每個人都要主評官一一考察評級的話,那主評官不是要忙死了?”
元祀搖著頭,揉了下她的腦袋說道:“你以為每年的考生有很多?傻兔子,世家大舉只從世家貴戚中擇賢良錄用而已,你以為會有很多人嗎?一次最多一兩百人。”
柳芝蘭張口就問了一個有點傻的問題:“那為什麼不能讓普通百姓子弟參加呢?”
元祀擺擺手,翻著手裡的奏疏說道:“誰知道呢,襄朝開國以來就是這樣做的,一百多年裡也沒見出什麼問題。”
這段對話還是發生在那次冬日垂釣之前,那時自己和元祀的關系還很平和,只是現在……
柳芝蘭搖搖頭,長長的一聲嘆氣中蘊含著數不盡的憂愁。
沒想到她身後站了許久的人聽到她嘆氣,突然問她:“你嘆什麼氣?成為皇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不開心嗎?”
她被身後人的聲音嚇一跳,回頭一看果然是太子元瑕,想到這段時間元祀的異常,她馬上像見了瘟神一樣想離開。
然而她剛走了兩步,手腕就被人緊緊拽住,那人壓抑至極的聲音也隨之而來:“你這麼怕見到我嗎?是不是怕被父皇知道了不高興?還是怕有損你們帝後情深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