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宇宙勉強還能支撐下去,因為人類的韌性總是很足。但在這個以earth199999為基準的融合宇宙,也就是cu的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有了神盾局和複仇者——‘把一群厲害的人聚集在一起,看看我們能成就什麼,當人們需要時,我們可以為他們打他們打不贏的仗。’出發點是好的,效果也立竿見影,但總還缺少了一部分,因此總釀造悲劇。”
“從這一點上來說,神盾局是很失職的。因為在這個系統裡,複仇者充當的是劍的角色,作用是劈砍攻擊,破開局面,而守護需要的是盾,也就是神盾局需要承擔的角色。以攻代守可以撐住一時,但堅持不了太久,這是歷史已經證明過無數次的事實了。”
說到興起,他也忘了自己說的是透過水晶聖殿觀測到的發生在某個宇宙的未來之事,其他人聽到能否聽懂,而是順著自己的思路一路流暢向下,懷著樂觀希望對未來做出預測:
“巧的是這個世界在現實層面上也正發展到變革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歷史進入奠基點,全面開花的現實反應。複合宇宙固然讓事情的情勢變得更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但換一個角度想,只要鋪墊得當,完全可以透過鏈式反應讓所有麻煩連鎖了斷,迎刃而解。那樣是最簡單有效的,而宇宙總是傾向簡單高效。”
立香安靜地聽著他的長篇發言,看著他宛如少年般柔和明亮的神采。
最終,在他結束發言,用翠綠色眼睛一眨不眨望著她的時候,立香用一句詞韻優美,明顯不是她說話風格的話語為這段發言做了總結: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羅曼難得的愣了愣:“你看了啊……”
而且還記住了。
羅曼有些分心地想。
那是舊約聖經傳道書中的話,而傳道書是署在所羅門名下的作品,開篇即自言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之子,傳道者之言”。
“唔,畢竟是世界名作,‘詩賦、文采和真理中最高的花朵’,閱讀材料裡有選過。”
立香更傾向於瞭解現在之人,因此即使是英靈們的過去也更喜歡聽他們自己說的版本,而不是記載版本。
所羅門是個例外。因為他在立香記憶裡那個世界從座上消失,想尋覓也無尋覓不到,留下的唯一遺物便是受他影響的連她在內的迦勒底人。本著橫豎再也見不到了的想法,她在這個世界看到相關作品時沒有直接合上,而是翻開讀完了。
“說起來這段用古希伯來語要怎麼發音?看希伯來文感覺完全不是人類能理解的文字呢。”
聖經是全世界翻譯最多的書籍,舊約聖經的英譯本基本是根據通俗拉丁文譯本翻譯的,而最原始的抄本據說是古希伯來文,中間隔了口述、亞蘭文、希臘文等多重轉寫。立香在博物館有看過用希伯來字母寫的書,感覺和泥板文書一樣屬於天書範疇。現在書的作者就在眼前,立香順口便問了出來。
“也沒有誇張到那個程度吧……”
羅曼抓了抓頭發,有點窘迫,但昏暗的光線和立香漫不經心的態度幫了大忙,因此他並未多想,只是本能地猶豫了一下,之後也就唸了。
………………………………………………………………………………
唸完以後羅曼就後悔了,感覺公開,不,私人處刑也不過如此。
因為他忽然想起立香和他一樣,看上去總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但該敏銳的時候從來很敏銳,所以表情並不能作為判斷依據。而且傳道書文辭優美又富於哲理,唸了也就唸了,問題是掛在他名下的作品可不止這一本。
回想了一下另幾本作品的內容,羅曼整個人都絕望了。
應、應該不會看過吧。名字就很無聊的東西立香一定不會去看的。
嗯,就是這樣。
作者有話要說: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the thing that hath been, it is that hich sha1nove.h is done is that hich sha be done: and there is no ne thing under the sun.
——《舊約聖經·傳道書》
英文選了kjv的譯本,最後半句是國內喜歡說的“太陽底下無新事”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