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商隊……
等河道開鑿到港口建設完成,至少也要一年之後了。
不急。
趙九靈那時候也應該回來了,她之前就讓趙九靈多帶幾個人出來,日後可以獨當一面。
沈歲安想了想,先寫了兩封信,一封給鳳元嘉,一封給雲州的鎮南王妃。
“哎。”
“歲歲,怎麼了?”姜氏抱著兒子過來,正好聽到沈歲安的嘆息。
“母親,哎喲,承哥兒怎麼哭鼻子了?”看到弟弟哭紅的眼睛,沈歲安心疼地捏了捏他的臉蛋。
承哥兒委屈地扁嘴,咿呀呀說得含含糊糊。
姜氏翻了個白眼,“非要拿老太爺的筆往嘴裡塞,剛剛糊滿臉墨水,被我打了兩下,哭得驚天動地。”
沈歲安噗嗤一笑,“小饞貓。”
“你有煩心事?”姜氏問。
“也不是煩心事,就是……”沈歲安將自己寫的章程給姜氏過目,“要做這麼多事,需要好多銀子呀。”
她之前的銀子大部分都投在船塢和趙九靈身上,還沒有回本呢。
要等趙九靈這次出海回來,她的本錢才能回來。
“不就是銀子的事嗎?”姜氏笑道,“這還不容易,你母親我什麼都沒有,就銀子多。”
沈歲安連忙道,“我不能用您的銀子,母親,您教我做生意吧。”
“做生意也是要本錢的。”姜氏說。
“你想賺得多,本錢也大,你需要的不是幾千兩的銀子。”
沈歲安:“母親,您的銀子是承哥兒的,我要做的事並沒有保障,甚至不知以後能不能賠本,我不能拿您的銀子去賭。”
“不是我的銀子。”姜氏低聲說,“我是說我孃家的銀子。”
“嗯?”沈歲安一怔。
姜氏說,“我們姜家在江南的生意其實已經做到瓶頸了,而且……我是不懂朝堂的事,但總覺得老皇帝要是沒了,雍朝怕是要動盪很長的時間。”
“我想要讓孃家兄弟到南朝,說不定也是機會。”
“母親的意思是想把外祖家的生意挪到南朝?”沈歲安驚訝地問。
她心中也驚訝姜氏竟這般敏銳。
等日後二皇子登基,雍朝會面臨怎樣的局面,都是未知數。
“你覺得不可行嗎?”姜氏小聲問。
沈歲安當然覺得可行。
“要不先讓舅舅到這邊來,若是覺得合適,再決定下一步?”
姜氏點了點頭,“你這麼說也對。”
她看了沈歲安寫的章程,“既然肅州如今還有船可通往雍朝,那就趁機多賺幾筆,你雖然不是橫水大船屯的東家了,但要水公子幫你,總是可以的吧。”
沈歲安笑道,“我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
如今兩國是盟國,彼此都可以有生意往來,只是南朝水路不通,肅州的港口也不大,只能小船隻通行。
所以她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只是南朝的絲綢瓷器,雍朝也有,想要賺錢,當然是要兩國都是稀少的,這樣才能一本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