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兒隨本王進去聽方丈講經吧。”
徐昭點了點頭,跟在韓子煜的身後走進了殿內。
萬壽寺是皇家寺廟,所以能聽方丈講經的都是宗室子弟,天之貴胄,而方丈大師,更是得道高僧,前些年雲遊四方,去年才回了萬壽寺禮佛。
殿內香煙濃濃,彌漫著濃濃的檀香味。
聽方丈講了一個時辰的經,二人才從殿外出來,就被僧人領到了後院的禪房歇息。
只一會兒工夫,就有小沙彌送來了齋飯。
齋飯是寺院的廚房專門供應的,兩碗南瓜粥,兩樣素菜,一碟瓦酥、還有兩碗白米飯。
雖然簡單,味道卻是格外的好。
等用完午膳後,徐昭本想在禪房裡看看經書,再抄寫幾卷,韓子煜卻拉著她參觀起寺廟來。
院子裡有娑羅樹和兩株銀杏樹,樹體高大。
院中幽靜雅緻、碧瓦朱欄、流泉淙淙、修竹叢生,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意境。
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有戒壇、觀音殿和龍王殿等等,一層層排列,瑰麗堂皇。
戒壇是僧人們受戒之處,臺上有釋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兩側各有一長凳;觀音殿是全寺最高處,上有乾隆手書蓮界慈航,內供觀世音菩薩,斂目合什,雋秀端莊。
如此清幽雅緻,徐昭聽著寺廟中的禪音,覺著心都徹底安靜下來了。
兩人在寺廟裡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天才剛剛亮,就回了肅王府。
徐昭回了王府,韓子煜則是直接進宮去了。
皇上罷朝兩日,今日正好是要上朝的。
等到上午的時候,就從宮裡傳來訊息,皇上下旨,追封已故寧貴妃為皇貴妃,諡曰元皇貴妃。
一時間,朝中掀起了大浪,皇後聽聞旨意,當場就將手中的茶盞給摔到了地上。
皇貴妃還不夠,皇上給她個“元”字,她這個皇後的顏面何在?
朝堂上,有言官以帝後和睦,朝堂社稷為由,跪求皇上收回旨意,卻惹得皇上龍顏震怒,命人將其廷杖四十,發回原籍,永不敘用。
身為言官,求的便是以身諫君,若能得以一死,便能青史留名。
可皇上今日,分明是存了心思,不給他這個機會,不然廷杖四十,早就死的透透的。
其他的官員看著這事兒,心裡頭門兒清,也沒有人再敢勸諫。
說到底,追封不追封都是皇上的家事,只要皇上按時上朝,龍體康健,就行了。別的,可不是他們這些當朝臣的想求就能求來的。
經此一事,朝堂便再沒人敢勸皇上收回旨意。反而是琢磨起聖意來。
皇上追封寧貴妃為皇貴妃,還諡號“元”字,莫不是往後還要追封元皇貴妃為皇後?
若真有此意,皇上便是在為肅王殿下鋪路了。
比起肅王來,大皇子既佔了嫡又佔了長,理應承繼大統。可祖宗規矩再大也做不得數,到最後,還是得看皇上的心思。
若是皇上有追封元皇貴妃為皇後的心思,到時候肅王是皇後嫡子,身份上就沒人能說道了。
因著一道旨意,朝堂局勢,瞬間就變了。
慈安宮
太後才喝完了茶,就問起皇帝的事來。
“去看看,皇上可還忙著,忙到連見哀家一面的功夫都沒有?”
太後的話音剛落,就有太監前去打聽了。
回來後,卻說皇上還在幹璽宮批摺子。
太後聽了,皺了皺眉:“他不見哀家,哀家也可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