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蕭榮雖看起來很狼狽,但是仔細一看,帶著一種粗獷的俊朗。餘小草覺得他看上去挺面熟的,仔細辨認了一會兒,突然脫口而出:“喬峰——不,應該是蕭峰才對!”
如果朱君凡在的話,肯定很認同餘小草的說法。此人的確很像黃日華版喬峰的模樣,就連衣著都有幾分相似——衣衫襤褸,看上去挺像乞丐服的。
蕭榮心中大驚,一雙虎目如電,鎖住了那個纖瘦的身影。去年,他久居中原的族兄曾回族裡尋根,單名就是一個峰字。他記不得那位族兄在中原是不是姓喬了,但按照契丹族的姓氏,族兄的確該叫蕭峰的。眼前這個嬌弱如嫩草的小丫頭,難道認得他族兄,識破了他的身份?
契丹族的興盛早已成為歷史,在宋代的時候,他們遼國佔據了半壁江山。可是,從元代以後,便日漸衰落,大多數耶律氏的族人,為了躲避禍亂,都與漢人聚居,改了漢姓。
而他們雄心勃勃,想要恢複先祖榮耀的這一支,卻前有兵強馬壯的大明將士,後有女真、蒙族等兇悍部落的虎視眈眈,生存極其艱難。
外憂又逢內患,自己那個沒有頭腦的弟弟,又被野心之士慫恿,趁他給小兒子慶生之際,發動叛亂。慌亂之中,他把妻兒託付給心腹,自己帶領忠心的手下平複叛亂。
沒想到,他認為足以託付後背的兄弟,居然也被對方收買,給他沉重的一擊。幸好,他身邊的親衛隊赤膽忠心,護著他從叛軍中突圍出來。可惜,突圍後親衛只剩下十多人。
屋漏偏逢連夜雨,又他們身上的血腥之氣,又引來了狼群。如果不是面前這些人,他蕭榮堂堂一部首領,就要葬身狼口之中。
蕭榮暗暗地觀察自己的“救命恩人”,從對方和對方的手下身上,讓他想到四個字,那就是“訓練有素”。這個不算龐大的隊伍,絕對不像他們表面看上去那樣,是一個商隊。他敢用自己的項上人頭擔保,這些人絕對是行伍出身,而且來自驍勇善戰之師!
尤其是領頭人,別看臉長得比女人還美還媚,身上散發出的淩厲氣勢,以及沖面而來的鐵血戰意,哪怕他這個公認的部落第一勇士,也難能望其項背。
這裡雖接近邊關,卻依然在大明的地盤上。出現這麼一個鐵血之師,不用腦子也能猜出定然是大明的軍士。沒聽說邊關有戰事啊?難道他那個蠢弟弟所謀之事已經暴露,大明早有準備?
還是說……那個攛掇他蠢弟弟複國的家夥,其實就是大明派過來的?大明朝近幾年國力日漸強盛,可謂是兵強馬壯,又搗騰出一種很厲害的火器,數十米外取人性命於無形。難道大明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統一關外各部,自己部族的叛亂,是對方的陰謀詭計?蕭榮一時之間陰謀論起來。
怎麼辦?小丫頭似乎認出了他的身份,他的傷口雖然已經處理完畢,可體力和精力消耗太大,一時之間難以恢複。蕭榮戒備地看了一眼小丫頭身邊挺拔如松的俊美男子,衡量著即使自己全盛時期,也未必能從對方手中全身而退。還有那一襲白衣,玉面綸巾的男子,在他看來也不是簡單人物。
朱儁陽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眼前這個狼狽不堪的男子,他的小丫頭脫口而出“蕭峰”二字的時候,對方渾身的肌肉就開始緊繃,看向小草的目光也充滿了戒備和不善。
不過,朱儁陽根本沒把此人放在眼中,別說是傷病殘將了,就是身強體健又能怎樣?且不說蘇總管看似無意地護在小丫頭身邊,就說他吧,他有這個自信能護得心愛之人的周全。
瞥了一眼齜牙戒備的小白一眼,朱儁陽妖媚的鳳眸中閃過一絲褒獎,小白的戒備之心還挺強,而且忠心護主,一會兒給它加雞腿!
“永晞,你認識此人?”永晞是皇後娘娘給小草取的字,不過通常朱儁陽還是喜歡用“草兒”或者“丫頭”來稱呼她。這樣似乎更親暱一些。
餘小草訕訕地摸摸自己的鼻子,想到喬峰喬大俠是金庸老先生筆下的人物,她又不是穿到《天龍八部》中,哪來的喬峰?她嘿嘿幹笑兩聲,道:“那啥……認錯人了!抱歉啊!”
她的這句話,讓緊繃的蕭榮放鬆了許多。就說嘛,他跟那位族兄長得又不那麼相像,這小姑娘怎麼可能一下子識破他的身份呢?物有相同,人有相似,認錯人也不是不可能。不過,他身在“敵營”不能不謹慎行事。
蕭榮自以為隱藏得很好,可卻逃不過朱儁陽和蘇然銳利的眼睛。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決定按兵不動。
朱儁陽心中已經有了幾分了然。從蕭榮跟他兩個親衛的體型、樣貌來看,跟中原人士略有不同。談吐、舉止,又不似關外那些普通百姓,很顯然自己釣到了一條大魚!蕭姓?吐哈爾汗部的首領,不就是沿用了遼國時候的蕭姓嗎?
如果真是吐哈爾汗部的首領,此時出現在關內,不像是來打探軍情的,更像……狼狽逃竄的!容他大膽地猜測一下,難道吐哈爾汗部發生了內亂?
不得不說,朱儁陽是天生的軍事家,能夠在瞬息之間將對方的身份猜個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