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餘小草把王妃娘娘和自家親人接過來的時候,梅香已經把其中一間比較大些的山洞整理得差不多了。此時的她,正用沾了水的濕帕子,擦拭洞中的石床呢!
“咦?梅香姐姐,你哪兒弄的水?”餘小草有些詫異地問道。
梅香臉上掛著笑容,出來指了指豁口處一個石槽,山壁上泉水潺潺流出,在石槽裡彙聚成一灘,多餘的順著山壁流到外面去了。
“這兒真是一處風水寶地,有了這個石槽,咱們以後用水就方便了許多。”正如沒想所言,如果沒有這處山泉,用水要麼從十幾米高的山壁下到山谷中去打水,要麼繞到剛剛的山洞,再出去找水源,很不方便!
蘭香忙從僕從那兒找出一個盆子,跟梅香一起動手,很快把山洞打掃的幹幹淨淨。石床上鋪著軟軟的錦被,洞壁上鑿出的一個個方形臺子,成了一個個儲物的空間。王妃娘娘的用品,都整齊地放在裡面。小草把夜明珠放在最高處的石洞中,整個房間像安了個燈泡似的,明亮極了。
剩下的幾個山洞,餘家人住一個,小草大姑一家住一個,大爺爺一家住一個,剩下的四個都被小草帶過來的管事婆子和丫頭,以及別院的丫頭婆子給瓜分了。別院的僕從和侍衛只能在“客廳”中的某個角落打地鋪了。
時間已經不早了,大家為了逃命,中午飯都沒來得及吃,個個餓得前心貼後背了。王府別院帶的糧食不少,油鹽醬醋等調料也很齊全。小草家和她的親戚們,帶的糧食也足夠她們吃上三五天的,更何況還有小黑小白獵回來的山雞野兔。
簡單地整理了自己住的山洞,裡面的石床很寬很大,像一個大土炕,睡上十來個人都不覺得擠。老餘頭睡在最裡面,接著是餘海、柳氏夫婦,然後才是小草和小蓮。條件不好的人家,冬天為了節省柴禾,一大家子老少幾代人擠在一個大炕上是常有的事。
把自己帶的東西放在石床上,小草帶著小蓮出來,在洞外靠近豁口的地方,用石頭支了個簡單的灶臺,洗了米,開始煮飯。她往另一邊看去,王府廚房的婆子和丫頭,也在忙碌著。她們的灶臺分了三個,飯一下子煮了三鍋。王府的下人和侍衛加起來三四十口子,飯量又大,大家都餓了,煮少了不夠吃啊!
餘彩鳳拎著一袋米走了過來,在小草身邊蹲下,幫她燒火。想了想,她開口道:“要不,咱兩家一起開火,這樣能節省些!”
餘小草點點頭,想了想,又道:“大姑,你去大爺爺那兒問問,要不要一起開火?咱們兩家合一家,不開口邀請一下,別讓大爺爺他們覺得咱們沒把他們當親戚……”
餘彩鳳笑了笑,道:“還是小草想得周到。行!我去問問大伯孃,看看他們有什麼打算。”
沒過多久,她就回來了,笑著對小草搖搖頭,道:“大伯他們說了,他們帶了幹糧過來,晚上就不開火了。還說,他們家人不少,還是單獨開火吧。”
正在說話間,山洞豁口處有人影閃過。小草定睛一看,是鄭侍衛長他們,每個人身後都背了一捆幹柴。原來,王府的侍衛嫌出去繞太遠的道,便在豁口的樹上石頭上拴了繩子,反正也就十幾米的樣子,對於有功夫在身的他們來說,拉著繩子上下也不費什麼事。
鄭侍衛長給小草留了三大捆幹柴,足夠他們燒三四頓的。餘小草投桃報李,把自家小黑捉到的野雞,送了一隻給他們。雖然不夠他們那麼多人吃的,至少菜裡能加點葷腥不是?
剩下的那隻野兔,被小草扒了皮,跟土豆一起燉了一大鍋。給王妃娘娘和大爺爺那邊分別裝了一碗。在燜米飯的時候,裡面加了冬天吃剩下的香腸和臘肉,即使沒有菜也很香。除此之外,小草又煮了一鍋紫菜湯。
餘家和劉家人,一人捧著一個大碗,下面是臘肉飯,上面是土豆燉野兔。或許是餓了,大家吃得分外香甜。就連最小的劉方平,也吃了大半碗米飯,和一勺兔肉。
看小家夥吃得歡實,柳氏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深深地嘆了口氣。餘彩鳳見狀,問道:“怎麼了?”
“看到小方平,我想起了我們家石頭。不知道他在鎮上安不安全,還有我們家餘航,小草說倭寇也去了碼頭,小沙他不會碰上倭寇吧……”越這麼想著,柳氏越覺得心中好像堵著一塊大石頭似的。
餘彩鳳安慰她道:“你放寬心,小石頭在鎮上,距離海岸遠著呢。就是倭寇打過去,不是還有官府衙門嗎?肯定比我們這邊安全!至於小沙,你就更不用擔心了。小草的幹爹,可是身經百戰的大將軍,手下的兵也厲害,還能護不住他?”
柳氏聽她這麼一說,也在理兒,心便放下幾分。可是吃了一半的飯菜,卻再也吃不下了。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自己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