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陽剛想解釋,被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打斷了,接著一個稚嫩的童聲響起:“父皇,父皇您吃的什麼呀?”
之後,從花叢後,竄出一個小小的身影,努力地邁著小短腿爬上幾階臺階,沖進了八角亭,一把抱住朱君凡的腿。定睛一看,原來是年僅三歲的大皇子。
“沒規矩,給父皇請安了嗎?”隨後過來的是大皇子的母親——皇後娘娘,她的語氣中帶著輕微的責備。
已經爬上父皇的膝蓋,對著桌上的西瓜眨眼睛的大皇子,脆生生地道:“給父皇請安,父皇您辛苦了——父皇,這是什麼呀?好吃嗎?”
去年夏天的時候,小家夥年歲小,西瓜這種寒涼之物,皇後娘娘怎麼敢給他吃,因而不知道西瓜為何物,也是情理之中的。
“這是西瓜,是你俊陽皇叔從唐古鎮帶回來的!要不要嘗嘗?”朱君凡自認是位慈父,從小家夥自動爬上他膝蓋坐著,足以看出。古人的“抱孫不抱子”在他這裡,就是狗屁!看到眼巴巴看著西瓜的兒子,他忍不住心軟了。
時值春末,早晚還比較寒涼。皇後娘娘忙阻止道:“皇上,炆兒年歲小,腸胃比較弱,吃涼的只怕不好……”
生怕父皇被母後說服,朱瀚炆忙撒嬌道:“父皇,炆兒就嘗一小口,就一口……炆兒都三歲了,連西瓜都沒嘗過,炆兒好可憐……”
朱君凡被他逗樂了,捏捏他的小臉,看向皇後,笑道:“這小家夥,跟誰學的?都會扮可憐博同情了!”
皇後娘娘一臉無奈地道:“臣妾也不知道他在哪學的這一套,以前都沒發現呢!”
“真是個聰明的小家夥!隨他父皇我!”朱君凡從西瓜上用刀從中心挖了拇指大小的一塊,送到兒子嘴邊,叮囑道,“在嘴裡含一會兒,捂熱了再嚥下去。只能吃一塊,要是吃多了鬧肚子,你以後再也別想吃西瓜了!”
朱瀚炆乖巧地點點頭,張大嘴巴讓父皇把西瓜送入他口中,乖乖地含在嘴裡。舌尖傳來的甘甜滋味,讓他開心地眯起了眼睛。
小家夥含了好久,才慢慢咀嚼著嚥下去,忍不住稱贊道:“父皇,西瓜好好吃,炆兒還想吃,怎麼辦?”
朱君凡還是很有原則性的,他搖搖頭,道:“今天只能吃一塊,剛剛不是說好了嗎?”
朱瀚炆也不鬧,聽話地點點頭。畢竟是個孩子,他眼睛捨不得離開桌上的西瓜,小心地問了句:“那……炆兒明天還能再吃一塊嗎?”
朱君凡捏捏他的小鼻子,笑道:“炆兒這麼聽話,作為獎勵,明天也可以吃一塊西瓜!”
“好耶!謝謝父皇,父皇你太好了!炆兒好愛你……”在開明的父皇面前,朱瀚炆變得活潑多了。相比處處約束他的母後,他還是更喜歡父皇。
朱儁陽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一家三口溫馨的一幕,思緒突然飄到唐古鎮的那個小村莊,簡陋的石桌,可口的飯菜,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如果,生活可以那麼單純的美好,他寧可拋棄所有去交換。
除了皇宮裡送的西瓜,其他的朱儁陽都交給他父王,人情禮節方面的瑣事,他向來是不沾的。跟靖王府交好的人家,都收到了來自靖王府的禮物——兩個又大又圓的西瓜。其中包括那個在禦書房幫朱儁陽說話的左都督杜大人。
劉尚書也收到了來自靖王府的禮物,是朱儁陽特地交代的。劉尚書一家吃著甜甜的西瓜,詫異自己向來不與權貴結交的老爹夫君),怎麼就跟靖王府搭上了呢?難道經歷了幾十年的官場,突然間開竅了?
朱儁陽在京城之呆了兩天,就奉旨出京了。戶部的劉尚書早就急不可耐地收拾好一切,就等著出京了。
有這個不會騎馬的文臣在,一行人走了三天,才到唐古鎮。
一進唐古鎮,朱儁陽便把劉尚書扔給唐古縣令招待,自己回了母妃所在的別院。
在花園裡賞花的靖王妃,一聽下人稟告小兒子來了,忙裝出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一臉的愁容。去沏了花茶過來的梅香,看到這一幕,心中很是詫異:剛剛還好好的,怎麼一會就變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