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農園似錦 > 第二百章 來信

第二百章 來信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清穿之四爺皇妃 卿本紅妝 萬古之主 快穿:汙力男神,寵寵寵! 妖主縛情:養個弟弟是妖怪 農家寡婦:美味小廚娘 [綜]反派洗白日常 被一隻狐貍看上了怎麼破 你輕一點可以嗎 郎月映卿星 (香蜜沉沉燼如霜)殿下他貌美如花 億萬首席:獨寵青梅百分百 殿下快醒醒 孔方世界 影後來襲:顧少,寵妻請低調 齊天大聖之輪回歸來 小祖宗 異能穿越之逍遙仙子落凡塵 錯嫁獸夫生個娃 穿成兩個孩子媽怎麼破

用過早飯,房夫人帶著閨女去了縣令夫人在海邊的別院,靖王妃便落榻此處。夏芙蓉不想錯過見朱二公子的每一個機會,也要跟來,被房夫人以她病情未愈為由推拒了。

夏芙蓉心中更覺委屈:以前姑母去別處做客,都帶她去的。現在卻被一個農家賤丫頭給搶去了這樣的機會,她怎能不恨呢?

縣令夫人的別院,位於唐古鎮和碼頭之間。房子鎮騎在馬上,護送著妻女,心中無比滿足,臉上的笑容一直沒停過。直到房夫人和小草被別院的下人請進了院子,他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往碼頭而去。

此時,靖王妃正備好了茶水點心,在花園中欣賞著園中的風景。這時,梅香面容激動,急匆匆地拎著紗裙一路小跑而來。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年歲比她大一些的蘭香,忙輕聲斥道。

梅香沖她咧開一個大大的笑容,聲音中微帶顫抖地朝靖王妃,輕喊道:“王妃娘娘,小郡王……小郡王他……”來時跑得太快,她說起話來有些上氣不接下氣。

本來悠然地半倚在貴妃榻上的靖王妃,一聽有小兒子的訊息,立刻坐直了身子,面帶緊張地連聲問道:“陽兒……陽兒他怎麼了?”

梅香用力吸了一口氣,終於把氣喘勻了。她臉上大大的笑容,讓靖王妃的焦急和緊張,放鬆了不少。

“王妃娘娘,小郡王來信了!”梅香的聲音中帶著無限的欣喜。

“陽兒來信了?快,快!呈上來!!”靖王妃急切地催促著。梅香三步並作兩步,差點被腳下的紗裙絆了個跟頭,沒等腳步穩住,手中的信函已經被靖王妃搶了過去。

信是從泉州寄到京中,又被快馬加鞭轉送過來的。望著熟悉的字型,靖王妃眼睛微微濕潤了。她用力眨去眼中的淚意,貪婪地看著信中的內容。

朱儁陽在信中寫了自己船上的點滴生活,和海上的一些趣事。重點寫了自己在海上親手獵了一條鯊魚,並且把魚鰭做成魚翅,這次和信件一起寄回來給母妃品嘗。

讀到這裡,梅香和蘭香都湊趣說小郡王真孝順,在外面也不忘給王妃帶好東西。靖王妃更是高興地吩咐:“中午就拿我兒親手獵的魚翅,做羹湯嘗嘗。一定比市面上的要好吃千百倍。”兩位大丫頭紛紛稱是。

朱儁陽還說:“等母妃收到信的時候,孩兒差不多已經抵達南洋。聽說那兒的風土人情,與中原大不相同。那兒沒有冬天,看不到落雪。那兒的人面板很黑,額高鼻闊,長相與中土略有不同。聽說,在茫茫大海的彼岸,有一種族面板黑得發亮,長得像頭黑猩猩。如果有機會的話,孩兒想去看看,親筆畫幾幅人物像帶回去給母妃品鑒。”

最後又說:“父母在,不遠遊,原諒孩兒的不孝,不能承歡膝下。母妃,大明朝還有許多地方民眾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皇上說,西洋有種作物——玉米,不挑地,産量高,能夠作為主食來食用。孩兒這次的任務就是帶回玉米種子,並且把它試種出來。相信那時候,玉米的的引進和種植,一定會造福廣大老百姓。到時候,大明朝將再無饑荒,天下百姓俱可安居樂業……”

靖王妃看著看著,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這都快半年了,才剛到南洋。不久還要去西洋……我的陽兒什麼時候能回來啊!”

蘭香忙安慰道:“王妃娘娘快別這樣,小郡王寫信回來,是想讓您放心的。要知道這封信惹您傷心難怪,以小郡王的孝順,肯定會自責的。您想想,小郡王這都到南洋了,那西洋定然也要不了多久。說不定啊,沒幾個月,小郡王就能出現在您面前,給您個驚喜呢!”

靖王妃用帕子輕輕擦去眼角的淚痕,點頭道:“嗯,我兒肯定會盡快回來的。找到玉米後,我說什麼也不讓他再出那麼遠的門了。想煞我了!”

“娘娘,昭勇將軍夫人,攜愛女來訪。”外院的管事婆子,匆匆而來,稟告道。

靖王妃終於想起自己邀請房夫人過來一敘,忙道:“快快有請。”

房夫人和小草帶過來的伴手禮,並不是什麼名貴之物,而是珍饈樓限量的燒雞桂花鴨禮盒裝。這是餘小草的主意。

在小草看來,人家王妃娘娘啥稀罕物件沒見過?送禮,當然要選對的不選貴的。上次一起用餐時,王妃娘娘似乎對桂花鴨情有獨鐘,送這個準沒錯!再說了,珍饈樓的禮盒套裝,可不是人人能買到的。禮盒設計得美輪美奐,拿去送禮也挺有面兒的。

果然,靖王妃收到禮物後,稀罕得不行,連聲說今天有口福了。知道是小草選的禮物,靖王妃把小丫頭好一通誇。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女皇沒有加班費 你是我的命 重生之軍寵:六零嬌妻火辣辣 欣蘭進城 重生之聯盟王者 卿待遲歸 鬼吹燈Ⅱ04《巫峽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