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大夫本對她不抱什麼希望的,可是看到她在這方面有天賦,惜才的他,幾乎把她當做弟子,手把手的教授起來。上山採藥的時候,也不忘帶上她,時不時地實地考校她認草藥的本領。
漸漸地,尤大夫發覺自己認得的所有草藥,餘小草都記得滾瓜爛熟了,就開始教她一些藥理知識。
這樣一來,餘小草明顯感覺到自己時間不夠用了。很多時候,她一大早就跟著尤大夫上山採藥了,自然沒有工夫下套逮兔子了。
在她心中,錢,什麼時候都可以掙。而有實用價值的藥理和醫學知識,早學會早得益。她自覺天分不錯,將來說不定還能混個女醫當當呢!
以後的日子裡,餘小草跟尤爺爺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還多。尤大夫三十年前獨自落戶東山村,醉心醫學卻苦無求學門路,一生未曾娶親,至今孤獨一人。
有餘小草這個外表小蘿莉,內心成年人的小家夥作伴,尤勇覺得日子變得有滋有味起來。以前,一研究起新藥方來,他就忘記了今夕是何夕,三兩頓飯不吃是常有的事。
現在,家裡多了個小管家婆。你不吃,她還要吃呢!她會在他苦思冥想的時候,就懂事地做好飯菜,端到他的面前,用飯菜的香味引誘他。
他從來不知道自己也有吃貨的潛質,小丫頭的手藝又何止不錯能形容。簡簡單單的青菜蘿蔔,她也能變著花樣做出好幾道可口的菜式出來。
小丫頭實在是太聰明瞭,他交給她的醫學藥理知識,她不僅能全盤接收,有時候還能舉一反三提出自己很有建樹的設想,讓他茅塞頓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小丫頭獨立開些簡單的藥方已經沒問題了。
尤大夫已經把小草當成自己正式弟子教了,出門行醫的時候,也不忘帶著小徒弟。日子久了,十裡八村的都知道,尤大夫收了個小丫頭當徒弟,還寶貝得跟什麼似的。
就在餘小草覺得自己對平常所見的一些病症,都能確切地診斷和開出對症的藥方時,她恩師尤大夫留下一封書信,匆匆離開了東山村。
信中說他打聽到戰亂時失散親人的訊息,要出一次遠門。叮囑餘小草萬萬不可荒廢了自己的天分,每天都要複習他教的知識。如果身邊人有個小病小災的,可以伸手幫上一幫。當然,如果別人不信,也不必強求……
餘小草又從忙碌中解放出來。不過,她隔上兩天就會去尤爺爺家,幫著收拾收拾屋子,照看照看藥材。她還嘗試調配一些外用藥,例如止血化瘀之類的藥物,裡面新增了稀釋過的靈石水,效果比尤大夫調配的還要好。不過,沒幾個敢用她制的藥罷了!
也難怪,畢竟是不到九歲的孩子,說自己會治病,人家肯信才怪。她只把自家老爹上山時隨身帶的金瘡藥,換成自己製作的。沒想到她的無心之舉,後來救了她爹的一條命……
這一天,閑不下來的餘小草覺得無事,對院子裡喂小不點的小石頭道:“小弟,咱爹出海這時候差不多該回來了吧?”
小石頭頭也不抬地道:“早呢!二姐你這段時間老往外跑,連爹啥時候回來都不記得了。打漁回來,船要先到碼頭靠岸,把魚卸下來給人送去。有時候剩的多了,還要在碼頭的魚市上賣掉……”
碼頭?餘小草眼睛一亮,笑得如同引誘小白兔的狼外婆:“石頭,你想不想到碼頭看看?聽說那裡賣什麼的都有,好吃的,好玩的……”
“二姐,你要去嗎?你去我也去!不過,我們也帶上小不點吧?”小石頭不捨得自己的寵物,走哪兒都要帶著。
這也不怪他,可憐沒二兩肉的小狍子,曾經被李氏餘黑子娘兒倆舉刀按在地上,如果不是小石頭和小蓮回來及時的話,早就成了人家的盤中美餐了。
後來,還是趙晗攔著餘黑子,小小教訓他一頓,說“小不點”是他借給石頭玩幾天的,要是他知道黑子還打小狍子的主意的話,就敲掉他滿嘴的牙!
趙獵戶家在東山村也算是有些名聲的,據說有年冬天,饑餓的狼群進村,不但禍禍了不少家禽,還傷了人。危機時刻,人家祖孫三代齊上陣,就連表面秀雅文弱的趙伯孃,也能拉弓射上幾箭。那十幾頭狼,根本不夠人家看的。
趙家四口人也成了村裡敬佩,卻有疏遠的物件。自己幾斤幾兩還能不知道,不夠人一個指頭碰的!
餘黑子被“小小”教訓,鼻青臉腫回到家,就連平時一點小矛盾就蹦躂得歡實的大伯孃李氏,也只敢在院子裡色厲內荏地嚎上幾嗓子。有餘黑子這只“雞”被“殺”在前,駭得餘家二房以外的其他人,再也不敢打小狍子的主意了。
不過,小石頭親眼見到餘黑子把自家小不點按在石頭上,手裡的菜刀都舉起了。後怕不已的他,打那往後,無論走到哪兒,都會帶著小狍子。
東山村由此以後出現一個奇景:一個小小孩童在前面走著,一隻小小狍子亦步亦趨地跟在腳邊。兩只萌物任誰見了,都不自覺地露出會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