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掉的不僅僅是太子位,還有自己的性命。
當然,實際上除此之外,李承乾也是給自己留了後路的。
雖說紙面上的資料,已經能夠穩得住,可萬一呢。
要知道歷史上秦二世而亡,都十萬大軍圍城了,胡亥才知道。
誰說絕對的優勢,又能穩贏呢。
輸了,那又是史書上濃厚的一筆了。
所以,李承乾已經還另外準備了數千精銳。
一旦洛陽真的出了問題,立即乘船返回遼東,熬死李世民,而後再南下擒龍。
洛陽城內,夜幕如墨,將整座城池籠罩在一片寂靜與神秘之中。
李德謇獨坐書房,手中那封父親李靖的來信已被他反覆摩挲,信紙微微發皺,彷彿承載著他此刻糾結複雜的心境。
李靖的信中,言辭懇切,字字如重錘般敲擊著李德謇的心。
“吾兒,今太子謀逆,此乃大逆不道之舉,必遭天下人唾棄。”
“大唐基業來之不易,陛下聖明,恩澤四海。你身為太子心腹,切不可執迷不悟,誤入歧途。當棄暗投明,以保家族榮耀,莫要因一時之愚鈍,招致滅頂之災……”
父親的話語,在腦海中不斷迴響,李德謇的眉頭緊緊皺起,眼神中滿是痛苦與掙扎。
他想起與李承乾多年的情誼,太子對他的信任與重用,如同兄長般的關懷,歷歷在目。
當初,李承乾不拘一格,將他招攬至麾下,委以重任,讓他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上,有了一展身手的機會。
在那些共同謀劃的日子裡,他們一同探討治國之道,一同為實現心中的抱負而努力。
李承乾的雄才大略,他看在眼裡,敬佩在心中。
如今,太子即將起兵,他又怎能在關鍵時刻背叛?
然而,父親的話也如同一把利刃,刺痛著他的良知。
造反一事,天理難容,一旦失敗,不僅自己性命不保,還會連累整個家族。
李靖,那是大唐的戰神,一生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他的教誨,如同一座巍峨的大山,壓在李德謇的心頭。
他不能讓父親失望,不能讓李家的百年聲譽毀於一旦。
“太子待我恩重如山,可父親的話也句句在理,這叫我如何是好?”
李德謇喃喃自語,聲音在寂靜的書房中迴盪,顯得格外淒涼。
他起身踱步,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彷彿踏在自己的心上。
窗外,月色如水,灑在庭院的花草之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李德謇望著窗外,思緒飄遠。
他想起小時候,父親帶他騎馬射箭,教他做人的道理,那時的他,心中充滿了對父親的崇敬與依賴。
而如今,父親卻與他站在了對立的立場,這讓他感到無比的痛苦。
太子要跟陛下兵戎相見。
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搭在彎弓上的箭,能射向自己的父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