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嬤嬤心下只是覺得太後是病糊塗了,各種勸說,可無濟於事。
太後就連睡夢中,都喃喃著,對不起女兒,對不起外孫,醒來時又仰天嘆著藍妃肚中孩兒不能要,那是不合乎禮法的,不能要。
那一夜,太後一下又老了許多,整個人像是垮掉了一般。
太後不會說出去,因為在她心裡,藍婀帑就是宇文燁的女兒,她應是她的曾外祖母,她不能再對不起林若戚了,她這樣的猜想,只有李嬤嬤知道。
太後不會再告訴任何人,包括林胥年,因為她要保護藍婀帑,要見到她鳳冠霞帔,坐上鳳位,她才能安心離去。
只是,藍婀帑不能與林胥年有子嗣,這點她絕對不允許。
所以,那香是有問題的,可每日透過程曦身上帶的那些,並不足以叫羅晶滑胎,頂多引起出血。
太後整個人像是魔怔了一般,她不僅覺得這胎不能要,還覺得藍婀帑這一輩子,都不能再懷林胥年的子。
張尚宮是宮裡老人,從最初宮中的一個低等宮女,到後來的尚宮,這中間多少次都是太後相幫,她心裡感恩了數十年。
所以在得知太後要她竊百花園的水仙時,她沒有絲毫猶豫便應了下來,她也斷然不會問。
接下來的事,便與程曦推想的幾乎一致。
這整件事,太後謀劃的不留痕跡,誰還敢說她是個老糊塗?
臨去世那日,太後對著榻旁落淚的羅晶道著“對不住你”,羅晶當時以為,老人家又是犯了糊塗,將她認成了林若戚,然而並不是,太後那聲“對不住”,是對她講的。
這件事,訾琰能知道的如此詳盡,是因為李嬤嬤,照例,李嬤嬤是需要在皇陵守完一生的。
訾琰帶兵護送太後遺體到皇陵,下葬時發現一旁李嬤嬤神色有些慌亂,訾琰最是擅長查人觀色,下葬後沒急著回宮,而是悄然尾隨著李嬤嬤,沒想她竟摸著夜色去了林若戚的墳前。
李嬤嬤自是不知道,訾琰就在不遠處窺聽著。
一頓淚如泉奔的自責,將所有事都倒了出來。
隨後,李嬤嬤回到房中,自盡了。
訾琰在外冷冷看完後,才策馬回宮。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太後這個點,在前面是有過幾次鋪墊的。
比如第15回舊賬新添,李嬤嬤就說過“老奴覺得藍妃娘娘年齡不太,卻遇事沉穩,是可成事之人,這眉眼之處同主子還有幾分相似。”
我簡單說下太後這個人物,嫁給林靳,生下一女一子,女兒進宮做了皇後,也就是文中說的林皇後。
53回裡,太後與林胥年羅晶,一起吃飯時,太後忽然犯病,就將林胥年認成了林靳,羅晶認成林若戚,她是哭著勸阻,又急忙叫女兒走。
所以在林靳謀反,一把火燒了親生女兒林皇後時,太後之前應是知道的,但是無能為力,所以她內心對女兒,對外孫是愧疚的,帶著這樣的愧疚,活了一輩子,臨了之際,她望著與女兒長得極為相似的羅晶時,便有了這章中可怕的猜想。
有的時候我們常聽“老小”,就是老人越老,越像小孩。
太後便是,那個時候,她完全聽不進去勸了,有點不管不顧,也許羅晶並不是,但是太後,她希望是,並且將潛意識裡的希望,變成了肯定。
老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