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面露疑惑,望向武慎。這種時候,他還說這種話,難道就不怕打擊了士氣?原本他們就勝機渺茫,武慎這是要自掘墳墓?
武慎幽幽說道:“人數,或許是戰爭的一個因素。當少數人戰勝大軍,大家便習慣將這成為以弱勝強。一柄鋼槍,百把竹筷,誰弱誰強?所以我有一問,何為弱?何為強?”
話音未落,眾人已然陷入沉思。他們是老兵,自然也比普通新兵見得更多,思考更多。
武慎不給他們太多時間思索,繼續說道:“古有白衣渡江,可稱以弱勝強之經典。可細查其始末,卻發現,始終是以強勝弱。從大局而言,呂子明人數始終處於劣勢。可從小處落手,他扼住關雲長最近緊要幾點。輕敵!守軍懈怠!與這些薄弱環節相比,呂子明便是強!從小入手,以強勝弱,最終扭轉大局,以弱勝強。”
眾人聽聞此言,只覺豁然開朗,可心中仍有疑惑。武慎此時此地,說出此言,又是為何?
武慎並未讓他們久等,徑直說道:“所以我說,我們能贏!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狄軍雖眾,卻也有其弱點,若是利用得當,我們就能夠守下龍嶺關。”
眾人聞之精神一振,將期待目光投在武慎身上。
武慎反而微微一笑,不再多言,回頭再次遙望狄軍,留給眾人,一個高深莫測的背影。
軍中主將,可以親民,卻又必須將自己摒除在眾人之外。
幸好,他有一員得力幹將。
趙恬挎著戰鼓鼓槌,站到眾人之前,朗聲說道:“狄軍劣勢,難道還不明顯?他們雖然有兩萬餘人,可是你們仔細去看,他們是為奇襲而來。軍中戰馬足有半數。為了極速行軍,軍中多為輕甲,更沒多少攻城器械。你當他們見到我們龍嶺關上旗幟搖曳便減慢速度,是因為老神在在?”
“不!”一聲暴喝!便如驚雷驟起。趙恬嘴角掛起冷笑,“他們是在害怕!他們知道自己不利攻城!這便是他們的劣勢。”
眾人露出瞭然神情,趙恬繼續說道:“而我們也有優勢。那便是這座龍嶺關。即便狄軍湧上城頭,同時接敵不過百人。而城牆設計,前窄後闊。若是上了城頭,我們便是以多打少,還能怕他?”
此言一出,軍中士氣大振。
然而還是有人心中疑慮,“我們畢竟老了,他們若是源源不斷上來,我們總有一日……”
趙恬略微皺眉,立即將他打斷,“要殺光我們,狄軍要死幾人?”
眾人默然。
趙恬微微一笑,“此處狄軍兩萬,為了踏過龍嶺關,他們能夠拋下多少人命?我們今日站在此地,便是將生死拋之腦後!那麼,他們能拼多少?他們會怕!他們會顧慮。他們能忍受多少傷亡?百人?千人?萬人!?”
四周皆靜。
武慎這才回過頭來,微微笑著,淡淡而言,“我們,能贏!”
龍嶺關前,狄軍戰鼓擂起,準備攻城。
龍嶺關後,那朵黃油傘,飄至牆後。
油傘主人收了紙傘,抖落一傘白雪。
黑衣一抖,敞開衣襟,露出其中一身花袍。
花袍取了腰間酒壺,痛飲一口,點起旱煙,噴出細長白霧。
他仰起頭望著巍峨城牆,聽著震耳戰鼓,微微一笑,“來得還不算太晚。”
一身花袍,猶如定住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