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往帝都的航班如期起飛,趙影始終靠在窗邊,依依不捨地看向這片歷經生死的異國土地。
這一帶雖然經濟頹敗,民生凋敝,但環境卻出奇的好,天高海闊,在萬米高空之上依舊能看見碧藍的海與蜿蜒的海岸線。在海岸的另一邊,她心心念唸了那麼多年的人還在為了自己的使命而奮戰。
趙影頭靠在小圓窗上,一直看向尼度的方向,直到連海岸線都完全消失在視野之中,才在已經全部熄燈的機艙裡沉沉睡去。
03年的夏天,那時孫燕姿的《遇見》剛剛首發,楠都城大街小巷的音像店裡都在迴圈播放。
“聽見冬天的離開,我在某年某月醒過來,我想我等我期待,未來卻不能因此安排……”歌裡這樣唱著,尚沒弄懂這份期待,一腳跨進中學校門的趙影已經弄丟了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訪客。
小升初結束的夏天,是陸靳泓第一次短暫地退出她的生活。
趙影失落痛苦,甚至一度墮落成年級倒數,直到一年半之後,陸靳泓以天才轉學生的身份歸來,又親手一點點將她從懸崖下拉扯上來。
對於缺席的原因,陸靳泓隻字未提,即便趙影問了,他也避重就輕。
直到很久以後,趙影才周折地從別人口中聽說,03年的夏天陸靳泓的消防警官父親因公殉職,卻挽救了一群年輕的生命。而陸靳泓則以一年時間自學完成初中三年課業為條件,換取了身在男方的監護人同意,獨自返回楠都來找她。
那時候,他還沒滿十五歲。
後來,陸靳泓陪在趙影身邊,作為同桌,也作為青梅竹馬的好友。
別人不知道陸靳泓是怎樣在勤工儉學的同時年年拿獎學金,趙影知道;
別人不知道每個年三十,闔家團聚的時候陸靳泓都在咖啡廳裡打工掙錢,趙影知道;
別人不知道成績拔尖入陸靳泓,為什麼會選擇考取遠在北方的軍校,做軍人,當醫生,趙影知道……
他習慣於把苦累都藏在心底,藏得住秘密,也受得住艱辛。這些,趙影比誰都清楚。
她永遠也不會忘記,十七歲的夏夜,在陌生的鄉村田野牽手看煙花時,陸靳泓問她的話:
“軍校管理森嚴,醫學生課業繁重,這幾年我都沒法陪著你……你願意等我嗎?”
當時的她說,我願意。
一諾千金。
那之後她真的等了很多年,從大學異地,到工作異地,聚少離多。
年少時候的朝夕相處,到了成年之後反倒成了可望不可即的奢求……說來心酸,在尼度的這半個月,雖說朝不保夕,卻也是他倆成年之後獨處最久的一次。
萬米高空上的一場夢,趙影彷彿把兩人的前半生重新走了一遍,幾多唏噓。
她可能生來就是要等他的。
她這人最不缺毅力,只要他能回來,無論多久她都可以等。
宋彥和趙影一路風塵僕僕,國際航班下來又轉乘了高鐵,回到楠都,時已過午。
高鐵站裡人人行色匆匆,趙影才疲憊地打著哈欠走出站臺,一眼就看見路邊的大長腿。
莫伊穿著紅色長款羽絨服,露著小截光腿肚,正倚在紅黑配色的ini旁邊,除了小腹隆起,渾身再沒有一處像個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