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康畢竟還小,離不了人,倒不需要這般叮囑。
天色漸黑,李政吩咐人帶景宣和景康去睡,同一雙小兒女道別後,內殿中再無別人,方才低聲道:“父皇準備退位了。”
鐘意先前雖也聽人提過幾句,可那畢竟只是猜測,此刻聽李政提起,仍舊覺得驚詫:“父皇春秋正盛,怎麼……”
“我也勸過,可他態度堅決,”李政握住她手,道:“以後你若有空,便多帶著景宣去陪陪他。”
景康是皇太孫,周歲之後,便是在東宮中歇幾日,再去太極殿住幾日,皇帝十分看重這個孫輩,親自教養栽培,這次叮囑,當然不必提他。
“好,”鐘意點頭道:“我知道。”
正事說完,李政便不正經起來,攬住她腰身,笑嘻嘻道:“阿意,你什麼時候再給我添個孩子?景宣和景康都像我,要是能有個像你的孩子,就更好了。”
景宣與景康都很乖,鐘意照看起來,也沒費什麼心力,而這姐弟倆都像父親,於她而言,或多或少也有些遺憾。
聽他這樣講,她倒真有些期盼,再見他目光灼灼,又有些羞赧:“這種事情都要看緣分,誰知道什麼時候會有?”
李政順勢將她推倒,俯身上去,語氣繾綣:“阿意,事在人為。”
……
第二日清晨,鐘意慵懶睜開眼時,李政已經不在了。
她揉了揉眼睛,便聽寢殿的門“吱呀”一聲被人開啟了,腳步聲斷斷續續的傳過來,一隻小手掀開帷幔,將小腦袋湊過去,義正言辭的指責她:“娘親睡懶覺,羞羞。”
鐘意忍俊不禁,道:“景康,你怎麼到這兒來了?”
乳母守在外間,不敢入內,只有恭謹的聲音傳了進來:“小殿下等不及要去看熊,匆匆吃了幾口飯,便來尋您了。”
鐘意將他抱到床上,自己起身穿了衣裳,邊洗漱邊問:“景宣呢?”
“縣主正同殿下一道用膳。”乳母恭聲道。
“還真是急性子,”鐘意拿帕子淨手,回身逗了逗景康,便抱了他往前殿去,又道:“今日天熱,吩咐人備些綠豆湯,早些煮出來晾著,等回宮正好得用,你們當差也辛苦,人人有份。”
景宣端坐在父王身邊,一大一小兩張臉十分相似,丹鳳眼生在她臉上,有種鋒芒畢露的美,令人不敢逼視,若是再長大些,想必會更明顯。
時辰還早,鐘意抱著景康落座,用了早膳之後,才同李政一道往獸園去,至於那兩個小蘿蔔頭,當然也一起跟著。
獸園佔地不少,因今次宮宴,內侍監令人刻意整修,雖不似宮室內富麗堂皇,卻也別有一般大氣恢弘。
他們一家四口過去時,便只有帝後未至,下首處端坐著的是曾經的太子睿,現在的楚王夫婦,眾人起身見禮,李政受了,方才令人落座。
李政入主東宮,皇後彷彿也在一夕之間老去,眼角紋路深深,脂粉都有些遮不住,楚王昔年也是溫潤如玉的,這兩年功夫下來,氣息或多或少也有些陰鬱,太子妃蘇氏原就不喜鐘意,因退為楚王妃之故,妯娌之間的齟齬愈發深了。
天氣炎熱,楚王妃手中打著扇,見鐘意落座,方才笑道:“景宣好像更漂亮了。”
“她這麼小,倒還看不太出,”鐘意亦是笑道:“女孩子要再大些,五官才能長開。”
“父母品貌不俗,她如何會差?”皇後溫和笑道:“假以時日,必然也是皇族中首屈一指的美人。”
皇帝沒有理會這些女人們的話,而是向前伸臂,笑道:“景宣也來了?快過來,叫阿翁抱抱。”
景宣也不怕他,笑著撲到他身上去,道:“阿翁,阿翁!昨日那把弓箭我給了弟弟,你再給我一把,好不好?”
“給了景康?”皇帝笑著拍了拍她的肩,又去看幼孫,欣慰道:“李家在馬背上打天下,子孫原該弓馬嫻熟,不可輕廢此道。”
李政笑道:“景康像我嘛,當然不會遜色。”
皇帝沒好氣的斜他一眼,道:“又在自吹自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