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如穆‘噗哧’一聲笑了起來,搖搖頭道:“我雖然不聰明,但眼睛還沒花。三姐姐手裡的書都捧了快小半個時辰了還沒翻頁,若不是在想什麼,便是這頁書有什麼格外好看的東西,否則三姐姐怎麼能一直盯著眨也不眨?”她笑著又在手裡的繡繃蝴蝶翅膀上上下走了一針,頗為惋惜道,“可惜啊,三姐姐的書都太深奧了,我看不懂,否則真是想借來瞧一瞧裡面究竟有什麼呢!”
“你這丫頭!”孟如塵裝作冷眼瞪她,“看來是最近字練得少了些,既然你這樣悠閑,不如每日再給你加兩頁?”
孟如穆笑容瞬間消失,趕緊苦著臉求饒,“好啦好啦,我不說就是了,三姐姐你千萬別加!”
以往孟家請女先生時,孟家的女兒都是入學學過的。
只是才開始學了點淺薄的東西,大太太便找了藉口將女先生請走了。
無非是不想讓她們多通文墨,以後徒生異心不好掌控罷了。
之前所學的東西與練這些字帖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不值得一提了。
孟如塵見她是真心求饒,這才笑了。
此時明珠從外面奔走進門。
“小姐!世子的信又來了!”
內屋侍奉的青溪瞪了她一眼,原本興沖沖的明珠頓時耷拉著將東西呈上後,迅速離開了內屋。
孟如塵幾乎是懷著激動地心情去拿那封信函。
封面上寫了熟悉的蒼勁有力的‘親啟’二字。
她看了好幾眼才將信翻了個面拆開。
內容不長,只一頁。孟如塵用了片刻便看完了。
孟如穆不好將信拿過來瞧,但又好奇信中所寫,注意到孟如塵看過信後臉上的複雜表情,她更加好奇了:“三姐姐,宋世子在信裡說了什麼?是京都的事有什麼變故嗎?”
變故,真的是變故。
孟如塵又將手裡薄薄的一頁紙反複看了幾遍。
宋決的字跡比起之前的都要潦草許多,像是匆忙之下所寫。
而其內容只說了三個事情。
第一,太子在三請三拒後春順利登基,自立為安帝,更改年號‘萬壽’。太子如此作法引得京都流言四起,反意自成,茶樓酒館書齋的熱血人群紛紛口誅筆伐這位新皇帝。
第二,在登基大典的當日,武安候世子、安平王小郡王與金吾衛指揮使宋決裡外呼應,一面疏通了京都各處城門的防守,一面又率領部眾暗自控制住了宮內擁簇太子登基的部首。養病多時的永帝順利被接回京都,‘偽安帝’被削為平民,永生囚禁東宮,陳貴妃幽禁宗廟庵堂,太子府眾人以及支援他的首要部眾被賜死的賜死,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這其中包括陳閣老在內。
第三,她的父親孟安霖安然無恙,京都也已安全,請她盡快回長都。
盡快回長都......
‘等事情平息了,咱們便提前婚期吧!’
不知為何,這句話一直在孟如塵的耳邊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