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長公主的提議,辦了這個名義上的梅林詩會,實則是太子與五皇子的選妃大會;又因為長公主的提議,永帝應允了去陪都養病,也將理國大權交給了東宮太子——同樣的,為了預防意外,帶走了皇太子的生母陳貴妃。
作為負責皇帝安危的宋決卻在此時潛回了長都.......
倘若不是皇帝多心,想要讓宋決回來刺探京中是否有異象,就一定是太子真的準備動手了,才會引得皇帝下此命令!
孟如塵仔細回憶上一世,腦袋卻像是亂麻,怎麼都理不清時間。
上一世她因為瘸腿與妾室的嘲諷,整日關在屋子裡哪兒也不去,安平王府的事她都鮮少了解,更何況朝堂上的變故?後來直到她的婆婆楊氏上住處讓人將她趕出去時,她才算知道此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後來的勝者一定還是永帝。
上一世便是秦遠背叛了太子,與安平王府的小郡王慕容垣一起裡外合應,將太子的親信兵將圍了個完整,永帝回宮首要事便是將太子廢黜,關押東宮永世不得出來。
陳貴妃自然是賜了白綾三尺。
宋決見她沉思的模樣,思忖一番後道:“倘若那件事要發生,我一定會讓趙勇給你遞信,這些日子你就不要再隨意出門了,特別是夜裡——倘若不是今晚我剛好在,憑趙勇是打不過方才那人的!”
孟如塵聽後一驚。
難道她的行蹤早就被那車上的人發覺,才派了護衛?
而且那護衛功夫若真如宋決所說,憑慕容逸的官職也不可能是他的手下......那極有可能是安平王府的護衛.....
可孟如塵記得,前幾年她剛回長都時,安平王府便遭人行刺,刺客逃到船港處,還引出了一系列搜查.......若安平王府有這樣的護衛,又怎麼會出刺客行刺還傷到了安平王的事?
真是越想越奇怪!
孟如塵恍然間抬頭瞧見宋決一副凝重模樣盯著自己,她趕緊重重點了點頭:“好。”隨即想了想又道,“可若是真有此事,祖母定然不會相信我的.....況且孟家還有個即將要嫁進東宮的良媛。”
就算真的有宋決送來的信函,沒有實錘,很難讓孟老太太相信太子即將造反,自立登基這件事。
可若是沒有孟老太太的支援,她根本沒辦法出孟府、跟別提出長都了。
像是明白孟如塵的疑慮與擔心,宋決從懷裡掏出一隻印鑒。
“這是我的印鑒,倘若孟老太太不信,你直接將此呈給她,自然會信。”
那印鑒不知是由什麼材質做成,握在手裡很是光滑沉重,待揭開後,能清楚地瞧見上面刻著‘宋詔宣印’四個篆文。
握著冰涼的小方塊,孟如塵卻有些心驚。
印鑒代表了什麼她清楚,宋決應該更清楚才對,可他卻就這樣信手給了她,彷彿這動作已是經過千萬遍一般,再自然不過。
“這......我覺得不妥,”孟如塵想了想還是開口拒絕,“印鑒如此重要的東西,世子還是不要隨意給我的好......”
聽到她遲疑的語氣,宋決霧沉沉的眼裡竟然露出一絲明顯的笑意:“我信你。”
孟如塵抬起頭,像是不明白這話的意思。
“我信你。”
駕車的人像是知道他們有話要說,刻意將馬車趕的慢吞吞的,因此外面的的街道一片寂靜,耳邊只能聽見‘噠噠’的清脆馬蹄聲與車轅滾動的聲音。
宋決又重複道。
他的聲音不似初見時的淩厲殺伐,亦不似後來的冷清朗月,明明輕飄飄的一句話,卻像是重錘一般重擊從她的耳朵裡一路直擊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