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頤院裡,孟老太太坐在主位,大太太坐在下首處陪著對面的馬夫人寒暄。
丫鬟捧上了回饗齋的玲瓏馬蹄糕,馬夫人客氣地撚了一塊品嘗。
馬夫人吃過後贊不絕口,大太太笑著謙虛。
孟老太太見馬夫人遲遲不說來意,遂貌似無意向楊嬤嬤道:“三小姐來了嗎?”
馬夫人道:“還是莫要麻煩三小姐的好,這茶讓丫鬟沖也是一樣的。”
孟老太太笑著搖了搖頭:“你可是我們府上的貴客,怎麼能說是麻煩呢?三丫頭的茶藝可是我這幾個孫女裡最好的,既然是貴客,哪有藏著掖著的道理,夫人莫要推辭了。”
出去察問情況的楊嬤嬤返回了來:“回老太太,三小姐到了。”
片刻後,孟如塵出現在了屋子裡。
因為是見客,孟如塵換了一間粉色暗道花邊的儒襖,外面是珊瑚色的暗花褙子,頭上也重新梳了個發髻,上面戴著白玉扇面鑲玉蟬的金簪子,微微一笑,耳朵上墜著的粉碧璽墜子晃動,木棉一般的嬌唇輕抿,文雅從容,見禮的舉止大方得體,絲毫不見前些日子的病氣。
見了孟如塵,馬夫人的眼神一亮頓時露出幾分的驚豔。
“以前只聽聞孟太傅府上的七小姐不但容貌傾城,更是難得的才貌雙絕,如今看來,府上出眾的可不止七小姐一位呢——這位三小姐生的也是花容月貌,很不一般呢!”馬夫人說著這話,眼睛卻一刻不離孟如塵的身上。
有孟老太太插手,便沒有大太太說話的地方,因此她只是面上帶笑地看著孟如塵與馬夫人。
孟老太太則似乎很滿意,笑著謙虛:“您客氣了。”
孟如塵行過見禮,便在大太太座位邊坐下,姿態文靜,笑容恬淡,怎麼看都是個清心玉秀,細致含蓄卻又不失端莊的嫡女端樣。
孟老太太道:“既然你過來了,便去為馬夫人烹茶吧,夫人為了這口茶從進門到現在可是一口水都沒喝。”
她說完這話,馬夫人的眼神才離開孟如塵,笑著對孟老太太道:“老太太您打趣我呢,不過我倒是很期待由三小姐親手製成的茶是有何處不一樣呢。”
孟如塵依言行禮退了下去。
大多女子在閨中時,都會學習琴棋書畫、文詞賦章、女紅刺繡以及中饋之道,這些必備技能中,除了女紅刺繡家族都會請師傅來傳授技藝,中饋掌家會從小由母親教授與歷練,其餘的因著所需用處不大便只是學個皮毛。
孟如塵的外祖元家是個書香門第,更為看重的是女子的德行,女紅刺繡不要求做到如何好,只請了位女先生在府裡。這女先生從前是京都大戶人家的小姐,她不但才高學豐,還對烹茶下棋頗有小成。後因家族被抄,她被暗自送走到了宜陽,走投無路之下做了元府的女先生,教授元府小姐們琴棋書畫等。
奈何這一代的三個小姐都不愛詩詞歌賦。元江江平日裡雖說是書卷氣的才女模樣,但這只是為了裝才女的樣子才略略讀些書籍,糊弄不懂的人也就罷了,若是真讓作詩,她只怕便詞窮了。
雙生姐妹元念念元青青更加不愛這些詩書,平日裡就愛跳舞唱歌這些不入流的事宜。女先生進了元府卻無用武之地,很是傷神了一番,後來孟如塵回了宜陽守孝,見孟如塵喜歡讀書寫字,這才有了新的信心,更是恨不得將一身的本領傳授,由此,孟如塵這才有烹茶這門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