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如塵記得外祖母逝世時,是在聽說她斷腿後、也就是她及笄那年。
但她不禁破了元家子弟不入仕途的規矩,破例讓元輔與元穆入京,而如今又聽淩氏這麼說........孟如塵忽然想到月前趙子守帶來的那一匣子地契。
她心中一沉,面上不動聲色:“我聽說是趙管家一路護送您來的?”
淩氏道:“嗯,趙木會些拳腳功夫,老太太便讓他送我們入京,我留了他歇兩日,再見見他女兒素月,過幾日便也要回去的。”
孟如塵點點頭,道:“也好,我明日便去藥鋪買些益氣補心的東西,也好讓趙管家帶回去。”
宜陽再好也比不過長都的繁華,最好的東西自然也只有在京都才能買得到,淩氏明白孟如塵的心意,遂頷首稱好。
............
淩氏來京都正好趕上劉府做七子的周歲宴,本著是小姑的親緣關系,又因淩氏不喜歡湊熱鬧,更不願意再另外設什麼接風宴,於是便欣然同意了將周歲宴與接風宴一起做了的提議。
帖子上寫的是請孟府所有小姐,依舊未痊癒的孟如瑤為了避免風言謠傳自己身子不好,於是也跟著打扮好出了門。
不過她身旁隨時都貼著大丫鬟,雖然看起來是站的比較近,但細心看就會發現,其實是她一直微微倚靠著丫鬟。
她跟著大太太走在前面,孟如塵則若有所思地看了一會她的背影。
劉大人雖然官位只是鴻臚寺寺丞,但由於祖上家業大,都傳給了身為嫡子的他,因此就算俸祿微薄,住的也是不小的宅子,並且處處透著一股精緻。
姨母劉太太親自迎接了孟府眾人。
而一身綠衣的秦玉跟在劉太太身後,一見到孟如塵,趕緊小跑過來,喜笑顏開:“如塵,你怎麼這麼晚才到?害的我等了好久!”
孟如塵意有所指地看了眼前面的孟如瑤,似笑非笑道:“府裡有點事耽擱了,但也不晚啊,”她看了看小花廳裡的人,“賓客都還未來幾個,這麼著急作甚?”
秦玉偷偷看了眼正與大太太說話的劉太太,悄聲與孟如塵咬耳朵:“今日一早二表哥便被舅父罰跪在祠堂,舅母去勸了二表哥,說了些什麼,二表哥就是不聽也不起身,最後舅母用帕子抹著淚出了祠堂。我瞧見舅父臉色一直也不甚好,方才他坐在堂上,聽丫鬟稟告說二表哥依舊跪著不肯認錯,居然氣的摔了只茶碗......”
劉家一共有七個兒子,除了尚年幼的七子劉宣,只有長子劉郡與三子劉麟一個是二甲進士、一個是秀才,其餘的二子劉舟、四子劉雙、五子劉顏、六子劉蕪皆是白身,但據孟如塵的回憶,後來除了劉舟,其餘的都下場,而且皆有名次在身。
劉家是屬於書香育人的世家,劉易陽劉大人更是遵循萬般唯有讀書高的信念,對於獨闢蹊徑,喜愛兵書的劉舟從來都是下重手罰之,在前世裡,後來的劉舟悄然離開了劉家與京都,毅然投身到了邊關軍營中,後來倒也憑著本是晉升,回了劉府也硬氣了一把。
如今的劉舟還是個弱冠少年,懲罰也只是跪祠堂,想來還未做什麼更出格的事,於是孟如塵輕笑著道:“只是跪祠堂罷了,姨夫他氣過了也自然就無事了。”
見孟如塵神態輕松,秦玉也不自然放鬆許多,趁著長輩不注意拉了她穿過垂花門,一路往外院走。
外院格局頗為廣,倆人走了好一會才到了個院子門口。
孟如塵是被秦玉一路帶過來的,想來她是熟悉這裡,但到了門口她卻又扭捏著不進門,這倒是讓孟如塵心疑。
孟如塵笑容促狹:“怎麼了,裡面有老虎嗎?”
秦玉臉上飛過一抹霞色,佯裝發怒拿帕子打了一下孟如塵,但她依舊不說話,反倒是一會咬唇,一會絞帕子,看起來十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