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二人持紅綢引路往外走,到外院垂花門時,由孟成德揹著孟如瑗一路出了大門,背上了花轎。
孟如塵與府裡剩下的人都坐上了屬於送親隊伍的馬車,等到剛好坐穩,外面的鞭炮開始響起,禮樂仗義也開始響了起來。
…………
贊者高呼“夫妻交拜”後,一群觀禮者擁促著將新人送進了洞房。
接著挑了蓋頭後,又吃過生餃、喜婆撒帳後,又喝過合巹酒,新郎被眾人又擁促著出去喝酒,賞了喜婆丫鬟紅封後,都喜滋滋地退下,頓時婚房裡走的幹淨,彷彿方才的吵鬧完全不存在一般。
孟家姐妹作為送嫁人,也待在婚房內。
對於孟如襄來說,她本就極不情願來胡府,此時更是不想待在這裡,恰好孟如瑤又道頭痛,於是逢了這個藉口與孟如瑤一道逃了出去。
頓時屋子裡只剩下孟如塵與孟如穆陪著。
孟如瑗看起來緊張的情緒還未完全消退,她淺淺看了眼孟如塵倆人,不由地羞澀一笑。
孟如穆眼裡朦朧,有些哽咽道:“二姐姐,看到你嫁人原本是好事,怎麼我卻忍不住了。”
她這麼一說,孟如瑗倒是一笑:“哭什麼,女子總有嫁人的一天,你也不例外。”
“啊,”孟如穆苦澀道,“可我還沒想好呢。”
孟如瑗搖搖頭,無奈道:“我又何曾想到及笄後會立馬成親?”
此時門外不遠傳來腳步聲,先後叩門而入的是兩名豆蔻少女。
前面先進的年齡稍長些,瓜子臉,杏眼桃腮,穿著棠色半臂,看起來就十分機靈聰慧;後跟著進門的就看著老實一些,小圓臉,眼睛不大,但不敢與人直視,穿的與前面少女相同的棠色半臂,只是褶裙顏色不一。
引她們進門的丫鬟是這院裡的大丫鬟,二十來歲,模樣普通但勝在性子穩當,她進門行了萬福禮,禮畢後才道:“太太,這兩位是姑奶奶家的三小姐與六小姐,特地過來看望您。”
依禮,在新娘坐福時,新郎家裡的姐妹姑婆需陪在旁邊,以此先認人。但胡天明是家中獨子,也沒有姐妹兄弟,因此尋了兩位表妹來,也算是合乎情理。
兩位劉小姐淺淺行了見面禮:“嫂嫂好。”
孟如瑗羞赧道:“兩位妹妹好,快,坐下說話。”
跟著進門的丫鬟搬了錦杌給屋裡的小姐,眾人坐下後孟如瑗又介紹道:“這兩位是我的三妹妹與八妹妹,想必以後也要走動的,大家不如就此認識認識吧。”
兩家小姐行過點頭禮,交談幾句後,外面便有僕婦進門稟告,說是孟府的趙媽媽來了。
這意思是告訴孟家姐妹該回府了。
孟如塵與孟如穆趕緊起身與幾人道別,劉三小姐起身笑吟吟道:“這府裡我熟悉,就由我送送兩位吧,六妹在這裡陪嫂嫂說會話,我待會便回來。”
她說話擲地有聲,並不是詢問,更是帶了些吩咐的口氣。
而劉六小姐起身垂頭應是,似乎已經習慣了。
孟如塵連聲道謝後,孟如瑗依依不捨地目送她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