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孟如穆才重新有了笑臉:“二姐姐說的是。”
孟如瑗又趕緊拉了她討論被面印子的花樣,孟如塵也時不時插上兩句嘴,此時的房間裡,俱是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
王家雖是依附於太子的新貴,孟府此次讓唯一及笄的庶長女聯姻,本就讓王家有些不滿,由此,為了凸顯孟老太太對這門親事的重視,置辦嫁妝的單子全比照著嫡女的標準來的。
如今雖換了夫家,卻礙於口舌臉面,這嫁妝單子只好依舊按照之前定下的規格來辦。
原本還有些確幸未能與王家結親的大太太,此時卻心痛萬分。
孟老太太顯然與孟安霖商議過,為了避免風言風語,特地將婚期提早;而胡府也有意早些接媳婦入主,兩家心意相通,自然事情就辦的利索,眼看見時間一晃,便到了大婚當日。
孟如塵特地換上海棠色的錦絲裙,發髻高梳,卻只別了一對鎏金鏤空蝶形釵,耳上垂著對碧玉耳鐺。
既然是姐姐大婚,她跟著穿喜慶點即可,沒必要搶風頭。
到了碧音院時,孟如瑗正端莊坐在妝奩銅鏡前,她臉上的妝已上好,不同於往日的清淡,塗脂抹粉後的她自有一股別樣的驚豔之感。
同時,她身後有一位花白發、面容慈祥的老婦人正在為她梳頭。
趙姨娘也穿的一身暗紅色的衣裙,正立在一旁看著,只是眼裡一直湧動著瑩瑩淚光。
比起趙姨娘的淚水漣漣,站在她身後的孟如襄則始終一副不耐煩的模樣,此時見孟如塵進門,更是極為不悅地蹙著眉頭。
梳頭的老婦人此時停了動作,孟如瑗原本散落的頭發已變成了整潔的發髻,她一面為她戴上鳳冠,一面滿面笑容著說:“再過一刻鐘花轎就要上門了,雖說還有攔門催妝,但早些準備好總是對的。”
孟如瑗點點頭,此時外面有小丫頭進來報:“儀仗與花轎已經到了大門口了!”
方才還穩重的孟如瑗一下緊張起來。
然而這種緊張並未持續多久,因為院門外已響起人群的嘈雜聲。
碧音院外,一堆人群擁促著穿喜服的胡天明而來,大多數人都身材高大,一看便知是軍中同僚。
眾人一路隨著引路丫鬟到了碧音院門口,卻被裡面的人攔住,孟如瑗的大丫鬟紅妝囑咐幾個丫頭婆子將眾人攔在外面。
“姑爺想要把小姐接走也可以,但先得作首催妝詩,否則就要撒銀錢才能過,姑爺先掂量掂量,看是要作詩、還是要出錢。”
貼身丫鬟攔住新郎要求做催妝詩,隨著來的眾人一下子開始起鬨:“副將快些作詩便能快些見到新娘子!”
“他哪會作詩啊,讓他寫個字都是別扭的,還是撒錢吧!”
“不行不行,人家新娘子就得要作詩,撒錢也太俗套了,咱們個個大老爺們,可不能輸在這上面!”
有一稍微矮個的將領揶揄那人,道:“你說的輕巧,莫不然你來幫天明作一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