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是她的詛咒被老天聽到,想逗弄她,讓她演一出戲給它看嗎?
門外說話的兩個嬤嬤也一併聞聲進來,走前頭的是個穿湖青色梳福髻的嬤嬤,一臉嚴肅端穆,孟如塵對她更是不陌生,她便是外祖母的近身嬤嬤趙嬤嬤。只見她進來便行了萬福禮:“表小姐萬安,老太太放心不下,只叫奴婢日日來瞧。今日可見表小姐醒了,奴婢這便回去回話以免教老太太憂心。”
孟如塵還在重新活過來的驚喜中,她木訥地點頭,並未出聲。
青溪有眼力,見孟如塵發愣,趕緊回了趙嬤嬤一禮:“嬤嬤勿見怪,小姐高燒三日便昏睡了三日,此時才醒只怕腦袋裡依舊是昏昏沉沉的,但此時已醒過來說明已無大礙,也辛苦嬤嬤跑一趟了!”
天知道孟如塵此時得用多大的力氣方才能壓住體內的喜悅!
孟如塵手握拳捏緊被面。
她閉眼定了定神,複而睜眼開口:“勞煩外祖母日日惦記,也辛苦嬤嬤了,如塵此時渾身無力,但精神可還好了。嬤嬤回去告知外祖母,如塵身子好些了便去含綠院給外祖母問安。”
趙嬤嬤聽到這話倒是有些錯愕。
這表小姐自三歲從長都來宜陽差兩月便已有九年有餘,就從來未曾主動探望過老太太,都是每月初一十五遵循慣例去含綠院,也都是跟元府其餘小姐坐會便回院了,哪裡還會說這樣的話?
趙嬤嬤雖是疑惑,但話畢至此,便與方媽媽行禮後便魚貫而出。
此時外邊侍候的丫鬟明月進來得回:“小姐,秦家姑娘來了,差了小丫頭來回話,姑娘此時正在含綠院,說是過會就來。”
孟如塵輕咳兩聲,李媽媽趕緊給她順氣,又喝了半盅藥湯,這些稍微好些。
秦玉,是她自小在宜陽老家的玩伴。
她兩歲時,母親生産時落的毛病癒重,最後熬了一年,終於熬不住撒手人寰。遠在宜陽的外祖母思念女兒,卻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因此她的父親修書一封讓年歲僅三歲的她扶靈回鄉。陪伴她的只有幾個丫鬟奶孃和一大筆安置費。
早在母親剛剛離世時,她的外祖母,元府元老太太就將宜陽族裡的庶女元靈送去孟府做新夫人。
而她回鄉這事,明面上說是扶靈牌回鄉,其實是新夫人不喜歡她這個繼女在跟前,修書一封給元老夫人表示如塵要守孝三年,不如回去順便陪伴外祖母。再在孟老爺也就是她爹跟前吹吹耳邊風,她這個不受待見的繼女自然而然便被遣送回了老家。
而這三年孝期過了很久,但孟府仿似早已忘記有她這麼個人在外,於是回府的日期也就遙遙無期。
後來外祖母幾次書信催促,孟府才回了信,說是四月會差人來接。
正因為這個原因上一世她並不喜歡這個祖母,哪怕在元府這麼多年裡,她將名貴的物什如流水般往孟如塵院裡送,她也是視若無睹,也更是極少去含綠院問安。
在宜陽唯一能讓她敞開心扉的便是秦玉。
秦府是宜陽有名的書香望族,這一輩的秦府主人秦青元是中過榜眼的,名氣比祖上的都要遠揚的多,也因著此了鴻臚寺丞的嫡妹為妻,婚後夫妻和睦,誕下一兒一女。
而後為了侍奉母親,往上遞了辭呈交了官,一家子搬回了宜陽,加上劉太太的大哥鴻臚寺丞劉易陽是娶了元府嫡長女的,與元府也是實打實的近親,便住進空閑了幾十年的老宅,與孟如塵所在的元府做了鄰居。
一開始孟如塵並不喜歡這個嘰嘰喳喳的小女孩,但是慢慢被心思單純的她感化。再後來她被接回長都,秦玉也因著大哥科舉考試兩人一同回京,來往亦甚密切,也算是深閨之交了。
再往後她自己被繼母設計掉了一雙腿,最後被小轎抬嫁,兩人便沒了聯系。只聽傳聞說她被她舅家定了門不如意的親事,父母卻遠在宜陽,違抗不過,鬧了幾次絕食無果。再後來......她自己被折磨,整日生活在恐懼痛苦之中。
想起依稀似是昨天的光景,她禁不住恨得牙齒打顫,青溪以為是她發冷,忙替她掖被角。
卻聽孟如塵吩咐道:“青溪,你讓明月去接應下阿玉,要是外面雪落的急,讓她等等再過來。”
青溪柔聲回:“是,怕是秦家姑娘得說會話再來,小姐您先睡會吧。”
雖吃了藥,但病去如抽絲,腦袋依舊是昏沉的,見秦玉一時半會來不了,孟如塵眼皮有些重便要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