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所有人皆換上了冬衣,但江南的冬季總來得這般遲,且江南的雪也同樣是柔和的,襯托出了江南的婉約。
沈思語從孩提時期開始便憧憬著江南了,原以為江南是何地,原來長江中下游的地區皆成為江南,而那時她所生活的蘇州便也同樣屬於江南。
蘇州在古時候被成為姑蘇,而杜旭鶴的《送人遊吳》中的“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更是恰好描寫出了姑蘇的美好。
而沈思語此前在姑蘇生活多年,居然完全不曉得此事。她也是上了初中學了地理後,才曉得此事的。
她原先以為江南的水鄉小鎮裡的女子皆溫婉賢淑,賢良美好。可當她一想到了自己的模樣時,便不覺洩了氣,她與那些形容詞根本就不沾邊。
她如今生活在金陵城,也便是現代的江蘇的南京城。與姑蘇有一定的距離。
“你又在想些什麼?可是想家了?”耳畔邊,江子若的聲音響起。
沈思語回了神,這才道:“家?你道的可是我原來生活的地方?我在那裡可並沒有家。”
江子若自然曉得她道的話是何意,便也不再提起這個了。
此時,窗欞外雪花紛飛,都道江南的雪甚是柔和,也確實如此。即便雪花紛飛,但也不過只是些許小雪花,並不曾下過甚大的雪。
已數不清這是入冬以來下的第幾場雪了,但沈思語記得,每回下雪之時,她的身邊定有江子若。
這是她在大禹朝裡過的第一個冬季,即便是多年以後她再看見雪,也定然能憶起從前自己與江子若一同賞雪的場景罷。
江子若與她不同的是,江子若早就對此見怪不怪了,自然是並無什麼興奮的情緒。但是見她如此興奮,也自然不好掃了她的興。
沈思語其實多年以來,真正見到雪的機會並不多。
似乎是因為“全球變暖”等原因,姑蘇也甚是少下雪了。她分明記得她在小時候還時常看見雪來著,可長大之後卻甚少見到了。
然,每回一下雪,定會下個幾天幾夜,最後,天地間皆白茫茫一片,當真不敢穿白衣出門,因為不知不覺便和雪融為一起了。
“相公,將來,我們去一趟姑蘇罷。”沈思語柔聲道。
江子若也並不去問原因,只點了點頭。
“你就不問我為何要選擇去姑蘇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嗎?”沈思語問道。
“可倘若你不願意講的話,我又如何能逼你講呢?”江子若道。
“其實,我原先便生活在姑蘇的。”沈思語誠實道:“雖然算不上是我的家,但我從小便生活在那裡,自然是想要看看,在古時候,它又是何模樣罷了。”
江子若只無奈地嘆了口氣,也並不再去追問。
而另一邊,與沈思語同樣在看向窗欞外的雪之人還有沈亦雙。
沈亦雙已徹底查出了當初害了沈思語之人,可她查得越深,卻越害怕。
這是她平生,第一次感到害怕。
沈亦雙是何許人也?她又如何會輕易害怕?自然是查出了什麼不該查出來的事情罷了。
起初,所有人皆以為沈亦雙才是害沈思語落水之人。可沈亦雙也並不做解釋,畢竟清者自清,可如今越查下去,她才只覺,此事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