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要是高錦秀單純的找大家幫忙,未必會有人樂意幹,畢竟,都是很多年沒見了,而且,也就是萍水之交。
但是,高錦秀說了,有提成,提成是什麼,這些保姆可是都再清楚不過,現在活計不好幹,要是真的能有個外快,誰不樂意。
梁森給出的價格也不便宜,木頭都是實木的,要是一單下來,單單一個櫃子,就能提個五塊到二十,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不少了。
於是,大家夥都上了心,還有些人,找了沒參加聚會的自己的姐妹,發展成為了自己的下限,給人家提成百分之十,用來拉活幹。
起初,高錦秀也就想要試試,她想的是,這些人都在條件比較好的人家幹活,萬一對方有需要,她們這些當保姆的,只要稍微一推薦,拿出照片說話,那推廣效果,應該是不錯的。
結果,沒想到生意一下子多的不得了,一個禮拜,梁森就接了八個整套傢俱的單子,都是給結婚的人打,零散的還有十幾個,這相當於是過去半年的單子。
梁森直誇他娶得是個女財神。
這麼多的活,梁森當然是不能一個人幹,他也發動了自己的師兄弟一起,給大家分提成,雖然比自己幹掙得少點,但是架不住活多,這些單幹完,兩口子一算,差不多能淨賺個一萬多塊。
在這個年代,萬元戶還是十分罕見的,於是,梁森就甩開了膀子,認真幹活去了,高錦秀繼續負責接單。
因為需要的原材料的數量也比較龐大,高錦秀還把自己存的四千塊錢私房錢拿了出來,給梁森買材料。
兩口子的勁兒往一塊使,日子當然會越過越好的。
可想而知的事,利滾利之下,梁森的買賣越做越大,高錦秀接到的單子也是越來越多。
也是趕上了國企廠子的效益開始下滑,沒用個兩三年,梁森的廠子快不行了,而梁森此時手裡也有了賺來的幾萬塊錢,他和廠子裡的工人還有領導都熟悉,梁森和高錦秀商量了一下,也就接了這個廠子,改為私企制。
梁森這一舉動,也堪稱是有情有義,畢竟,如果不是他收購了這個廠子,廠子倒閉之後,很多人就面臨著失業的大困境,所以,大家都很感恩,大部分人也都虛心接受了整改,之後更加努力的工作。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人還不是很適應,也有比梁森資歷深,年紀大的,不服管,妒忌梁森的。
想當初,他來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個小學徒,現在混得風生水起的,還當了老闆,實在是讓人不爽。
這些人也在廠子裡起過風浪,但有高錦秀坐鎮,也都一一的給壓下去,把障礙都清除了。
梁森和高錦秀是很典型的夫妻店創業模式,梁森有手藝,高錦秀有謀略,在幾年之內,基本上已經壟斷了省城的傢俱行業。
三十五歲的梁森雖然身價暴漲,但對高錦秀不但沒有冷落,反倒是比以前更加呵護備至,對孩子們的事,也都盡量的親力親為,而且,每年都要帶著全家出去旅遊一次。
公司做大了之後,梁森也不用件件傢俱都自己親自動手了,也只有些創意的部分,或者需要行業內部拿主意的部分,他會親自過目一下。
其實,用他的話來說,他還是那個小木匠,他的一切,都是媳婦給的,沒有高錦秀,就沒有他的今天。錢是掙不完的,但是對家人的陪伴,是過了一天就少一天,一輩子,太短了。
梁森是一個十分懂得感恩的人,就在高錦秀生日的時候,他託律師擬了合同,把自己的全部身家財産都轉給了高錦秀。
“以後,我得靠媳婦養活了,你可別嫌棄我啊。”梁森笑呵呵的端起酒杯,“生日快樂。”
高錦秀和梁森碰杯,杯中酒一飲而盡。
她十分確定,這樣的人生,算是十分圓滿的了,盡管忙碌,累卻很充實,轉眼已到中年,可他對她的寵愛如初,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眼前的這個男人一直把她放在心上。
梁森跟高錦秀商量著,想要把高建設和林鳳霞接到城裡來,他已經在一個高檔小區給老兩口買了一個三居室的電梯房,那裡十分適合養老。
而他們夫妻回家跟高建設、林鳳霞商量的時候,老兩口卻是故土難離,不太願意挪窩,再者說,梁森這些年也沒少往家裡添置傢俱和電器,大件小件的,吃的用的,都是梁森和高錦秀供著的,村裡誰都說他們好,都誇高家出了個金鳳凰。
而且,高家兩口子他們有兒子,又有孫子的,讓閨女和女婿養老,也實在是說不過去。
梁森和高錦秀也沒有強迫二老的意思,梁森說,既然他們不願意走,那就給他們老家翻新一下,於是,高家成了村裡第一個起了二層小樓,裝空調,安裝室內廁所的人家。
相較高家的老兩口子,杜家的老兩口就慘了許多。
杜曉峰和梅雪婚後的前幾年,一直沒有孩子,梅雪覺得孩子牽絆了他們的事業,一直都沒給他們杜家傳宗接代,這件事讓杜家老太太一直心裡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