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什的缺陣,讓湖人的f4少了一角,但湖人球迷依然對他們充滿期待。
跳球環節,火花贏過了皇叔,將球撥到了科比手中,科比直接持球過半場,然後將球交給高位的加索爾。
二牛開場時的防守並不算嚴密,但是他很明確的感受到對面的加嫂打得很不舒服。
持球猶豫的時間有點長,二牛稍微施加一點壓力,加索爾就不得不將球分了出去。
今夏湖人有兩位球員都選擇了減重,一位是科比,曼巴雖然廋了一點,可樣貌的變化卻不大,但另一位減了重,卻完全像是個新人一般。
是的,他就是在外線持球的慈世平,倫納德的防守很嚴密,世平沒有直接出手的機會,只好把球傳給了內線的火花。
傳球意圖太過明顯,二牛找準位置,輕松切下籃球,立即開啟攻守轉換模式,並在持球推進中,將球分到了jj·雷迪克的手中,後者抬手就射……
進了!
典型的蠻牛風格,高速轉換,行進間完成進攻!
一支強隊,無論球員和球隊都需要常規化的攻守風格。
洛杉磯快船經過一個賽季的磨合,已經形成了相當默契的配合,但是反觀湖人,則完全沒有令人期待的巨星配合可言。
從湖人的進攻端就可以看出,科比也曾努力想持球和火花進行配合,但兩人是真得配合不起來。
布萊恩特的年歲也大了,隨著運動能力的下滑,科比在進攻端缺失最大的地方無疑是突破,他總是更喜歡利用三分外幹拔出手,運球後後仰跳投,或者背身後仰來終結進攻。
霍華德呢?
他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擋拆,或者說他的擋拆完全是一擋即拆,完全沒有做牆的能力,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做牆的意願。
怎麼理解呢?
可以從某個湖人的進攻回合中進行分析。
科比外線持球,火花上前擋拆,結果科比要麼突然被兩個快船球員包夾出不了球,要麼直接選擇幹拔,結果投籃打鐵。
這裡不得不提及一個概念,那就是兩種擋拆配合的攻擊模式:
一、負責擋人的球員做牆,站定原地不動,給持球球員提供足夠的突破空間,這也是最為經典的擋拆方式,譬如馬龍和斯托克頓,突破能力強的持球手直接上籃得分,要是遇到包夾,則有高位球員投籃得分。
問題來了,火花在比賽中有穩定的中遠距離投射能力嗎?訓練中肯定是有的,魔獸在訓練中投三分很準,9投8中,還有影片留出!)
嗯,所以霍華德採用了第二種擋拆配合。
二、擋人後,做牆的球員直接空切籃下,這也就是所謂的一擋即拆,90年代的可以看佩頓和坎普,新世紀的04年之後,則不能不提納什和小斯。
從這個角度來說,由於納什沒有傷愈複出,所以邁克·布朗是在把科比當成納什來使用。
但是火花和科比的擋拆配合令人絕望。
無數湖人球迷都認為納什回來之後,一切都會變得不同,但實際上,一切依舊很差。
直到賽季接近中段,邁克·布朗被魷魚,助理教練伯尼·比克斯塔夫與日後火箭那位jb·比克斯塔夫不是一人)臨時上任,邁克·德安東尼火線上位之後……
嗯,好吧,還是繼續輸球,哪怕其中偶爾也有戰勝雷霆這樣的閃光點。
到了賽季中後段,科比來到了低位做軸,納什成了得分後衛,湖人的戰績才稍有起色。
又扯遠了,回到本場比賽,既然科比和霍華德的擋拆配合不行,為什麼不恢複到ok組合時期,那種內外開花的模式,讓曼巴和魔獸同時成為場上強點?
很簡單,魔獸的低位能力簡直令人無語。
就本場揭幕戰而言,火花就被小喬丹給鎖死了。
誠然,火花的傷病客觀影響了他的比賽狀態,但是這並不是火花沒有練出頂級中鋒進攻技巧的藉口,面對越發成熟的小喬丹,魔獸是真得進不了球。
本場比賽,阮二牛隻打了三節比賽,就早早打卡下班,拿了28分16板的二牛最多用了5分力,只可惜貌似強大的湖人就這麼不堪一擊的倒下了。
賽前媒體的各種熱炒都成了笑話,在與衛冕冠軍的比賽之後,這支湖人的老底暴光在了聯盟所有球隊的面前。
作為球隊領袖,科比不止是身體素質在下滑,他在防守端的注意力同樣下滑嚴重。
上賽季防守一陣沒有科比是完全正確的,實事求是的說,連二陣都不應該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