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次輪選秀依次順利進行,2011年nba選秀大會也就此畫上圓滿句號。
阮二牛想要在新賽季大展宏圖,哪怕不能最終奪冠,他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表現,來打臉那些看衰自己的媒體。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20112012賽季到底何時能夠正式開始,還是一個未知數。
米國時間6月30日晚間訊息,nba舊勞資協議已正式到期,在經歷長達近三個小時的終極談判之後,球員工會和資方代表仍然沒有就新的勞資協議談判達成一致。
這樣一來,從米國華盛頓時間7月1日0時00分這一刻開始,nba正式進入停擺期!
在舊勞資協議仍然有效的最後一天,勞資雙方進行了最後一次談判,這次雙方仍然存在巨大分歧,沒能達成任何協議。
至此,米國四大體育聯盟當中的兩個今年陷入停擺,另一個是nf。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停擺期間,nba球員們將不會領到薪水,nba球隊不能與球員進行談判,也不能簽約和交易球員。
同時,球員不能以任何理由使用球隊的訓練設施,球隊也不能舉行任何夏季訓練營、展覽、球隊會議和教練集會。
除此以外,nba球隊網站不能再使用球員的形象,不能拿球員當做宣傳的代表。
聯盟首先宣佈了不再舉辦夏季聯賽,可倘若勞資雙方不能迅速達成共識,nba損失的將不僅是夏季聯賽,還包括10月份開始的季前賽和訓練營,以及10月底開始的常規賽。
以199899賽季為例,nba就曾陷入停擺,結果那個賽季的常規賽縮水為50場。
勞資雙方在“硬工資帽”制度、“利益分配”等重大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這根本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可以談妥的問題。
為什麼要有勞資談判?
因為分贓不均。
簡單來說,資方想要五五開,但是勞方不同意。
根據nba官方宣佈,在過去的1011賽季,22支球隊虧損,總虧損額達到3.7億美金。
這麼一看,貌似球員組成的勞方確實太過無理,他們的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資方的利益。
但事實並非如此,別忘了22支球隊在虧損,還有8支球隊是賺錢的。
其中賺得最猛的,莫過於洛杉磯湖人,201011賽季他們的毛收入達到2.08億米元,純利潤為2430萬米元。
更令人瘋狂的是,2011年4月,時代華納買下湖人未來25年的地區轉播合同,總價值達到50億米元。
此時nba的電視轉播合同不過每年9.100萬,直到後來簽下一份9年240億米元的合同,平均到每支球隊,也不到9000萬米元,而湖人的地區轉播合同,每年2.5億米元。
勞方說得很清楚,資方賺不到錢是資方自己的運營問題,我們這些負責打球的主體,不應該失去自己應得的那一份。
所以,未來幾年,籃球圈傳出了這樣的流言。
所謂停擺,主要矛盾根本不在資方和勞方之間,這是nba官方一場有計劃的“打土豪”行動,針對的就是那些每年都能大筆盈利的球隊。
而剛剛在不久前簽下大合同的洛杉磯湖人,自然是斯特恩第一個要收拾的物件。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湖人老闆傑裡·巴斯都是大衛·斯特恩的盟友兼好友,正是巴斯向斯特恩提出了“nba應該打造明星”,才有了三十年來nba的急速發展。
但在2011年停擺期間,斯特恩與巴斯正式分道揚鑣,並開始相愛相殺。
巴斯仍然保持原有的想法,“打造明星、打造大市場”,而在nba這塊蛋糕做大之後,斯特恩為了聯盟更長遠健康的發展,已經開始著手考慮共同富裕的問題。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各路媒體總是將2011年勞資談判視為老闆與球員之間的交鋒。可他們卻忘了,小市場球隊也在向湖人發起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