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漸漸的,當姚名的中投命中率不斷提升,火箭眾將又習慣了大中鋒拉空內線,任由斯科拉、蘭德裡等大前鋒在低位持球攻,而由於大姚在高位的牽制,火箭後衛又獲得了更多沖擊籃筐機會的時候,火箭的局面一下子就活了起來。
特別是麥蒂宣佈因傷報銷,在沒和管理層商量的情況下直接做了手術之後。
火箭在表面上損失了一員大將,其實進攻效率反倒提升了。
因為姚名的將麥蒂幹拔出手的權利拿了過來,而布魯克斯又被提前解放,獲得了近乎巨頭一般的出手權利。
更幸運的是,火箭殺入季後賽後,布魯克斯面對的控衛又都是不善於防守速度型控衛的球員,一下就把火箭的整體進攻給盤活了。
時也,命也,運也!
總冠軍確實是需要一點運氣的。
綠軍主教練道格·裡弗斯其實說得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假如去年凱爾特人不在前兩輪糾纏太長的時間,消耗了過多的體能。
他們也不會在上賽季的東決舞臺,被年輕的老鷹這麼輕松的一波帶走。
細想一下,今年的火箭何嘗不是如此,首輪遇到年輕缺乏經驗的開拓者,結果4:1教對手做人。
次輪遇到湖人,對方卻是一身貴族氣質,根本沒把德州小強這種土鼈式的對手放在眼裡,結果活活被拖到搶七的生死關頭,而湖人又連續犯錯,最終被火箭決殺出局。
西決遇到掘金,卻在陣容上被休斯頓人各種剋制,於是,火箭時隔14年殺入總決賽。
命數,這種東西,真是難以捉摸。
嚴格意義上講,場上的兩個五號位,也確實是聯盟最好的內線球員,因為他們擁有紮實籃球的技巧——投籃。
為什麼米國人總說傳統中鋒沒落了?
很簡單,因為現在的大中鋒不會投籃了!
仔細一想,四大中鋒,除了奧尼爾以外,另外三個有哪個是投籃糟糕的?
大鯊魚在建立湖人王朝的同時,也帶壞了風氣,讓人以為超級中鋒只靠身體就可以吃飯了,投籃似乎是可有可無的。
當然,奧尼爾表示這鍋他不能背,因為這是米國訓練體系的漏洞,不是他一個人問題,而且他本人的背身技巧,同樣是歷史頂級。
投籃這種東西,從來都是不能停止練習的,必須持續不斷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看看火花,這就是最好的反例。
他為什麼飽受詬病?
說到底,背身練不出來也就罷了,但不會投籃,他的衰退期不過是早早晚晚的事情。
這一點,奧尼爾都沒能倖免,就更不用說火花了。
一般觀眾只會看到阮二牛在集錦中各種虐待籃筐,或者偶爾在頂弧位置飆中一記致命三分。
卻忘了大多時候,他都會在中距離用穩定而高效的中投解決戰鬥。
事實上,大多數全明星級別的內線都是這麼做得,巴克利的大屁股扛開了空間,但並不意味著他每次都要沖到砍下去完成暴扣,“雨人”扣籃再殘暴,他的主要得分手段也還是中投。
內線就應該學會投籃,無論是日益快速的攻防節奏,還是聯防的普遍運用,都逼迫著內線去進行盡可能多的投射。
不想練投籃?
ok!
除非你是能夠永葆巔峰期的沙奎爾·奧尼爾,否則就算是強如霍華德,早晚也會被時代所淘汰。
若幹年後的火花:曾經有無數的機會擺在我面前,可是我都沒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能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只想說四個字——“練好投籃”!)
首節比賽,雙方打成了28:29,鷹隊只是小贏了一分,可以說,雙方不過是打了個平手而已。
這超出了賽前不少專家的預料,簡單來說,火箭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