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吉·米勒卻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的地方,他看著技術統計說道:“我倒是不關心所謂的第一中鋒之爭,我只是在想今晚兩隊會不會創造單場三分球投射的新紀錄。要知道,在剛剛過去的第一節中,兩隊一共在三分線外,出手了12次,魔術7次,鷹隊5次,如果打滿一場,他們會不會出手50次?”
“所以,你想說明什麼?雷吉?光靠遠投永遠成不了總冠軍!”巴克利再次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米勒卻說道:“你指的是現在這支老鷹隊嗎?”
巴克利頓了頓,還是死不承認道:“誰擁有了卡夫·阮這樣的低位殺器和籃板兇獸,打任何戰術都有可能奪冠,你在混淆概念!”
米勒笑道:“那好,我保留意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籃球也是一樣,如果不是三分球確實能夠有效提高球隊的進攻效率,又有誰會去著重訓練這樣技術?
如果鷹隊球員席的阮二牛聽到了米勒的說法,一定會贊同他這位學長的想法。
這可不是什麼校友情誼,而是阮二牛真切的認為,三分會成為未來的趨勢。
有些東西,過一段時間再看,就會品出新的味道。
例如0708賽季,鷹隊和凱爾特人的東決大戰中,表面上,鷹隊憑藉著“猛禽突襲”,用機動力超強的小球戰術拖垮的凱爾特人,但是真正意義上,拉開兩隊分數的決勝條件是什麼?
除了阮二牛的籃板以外,就只能是囧囧森的三分球。
這才是拉開兩隊比分的關鍵要素!
在5場生死大戰中,囧囧森場均能夠投進4.2個三分,三分球命中率到達了恐怖的42+。
這固然有二牛的絕大牽制加成,但能夠把握機會,把球投進,也充分說明瞭囧囧森在關鍵時刻的決勝能力以及三分球對於比賽走向的巨大影響力。
反過來說,鷹隊唯一輸給凱爾特人的那場比賽中,正是皮爾斯和雷·阿倫在三分線外聯手飈進了10個三分球所造成的。
打完東決之後,阮二牛對於下賽季的引援,就已經有了大概的想法,這才有了馬文·威廉姆斯換約翰·薩爾蒙斯這樣看似極不合理的交易産生。
這筆交易,一度在今夏被無數專家稱為腦殘,認為這其中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黑幕。
然而,實際上,這就是鷹隊組建三分大隊的一個訊號,僅此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說,月食想要苦練三分也是情有可原的。
除了身體條件,在這個年代,想要成為超級巨星,就必須有一手靠譜的投籃技術,只是投籃這種事情,也是需要天分的。
二牛覺得月食應該把自己全能投手的妄念首先摘除,爭取尋找到自己靠譜的投籃點,並且盡快找到自己效率最高的投射區間。
nba已經有好幾個現成的例子,譬如年歲越大越喜歡投三分的文斯·卡特,本賽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已經達到了38.5,這已經是一流投手的命中的率了,但是一看ufo的投籃區,喔靠,就那麼幾個定點,一隻手都不用就能數完。
當然,還有把半人半神險些廢成凡人的布魯斯·鮑文,他的職業生涯三分命中達到了驚人的40,怎麼來的?一看投籃熱區圖,原來是比卡特還要專稀)著少)的投籃點。
現在,這群偽三分射手的名字當中,還要添上卡夫·阮,嗯,按照天朝慣例,應該叫他頂弧三分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