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馬刺隊本身就是聯盟最擅長營銷的一支球隊。
而其中的靈魂人物,自然是被天朝球迷戲稱為格雷格·諸葛·波波維奇的男人。
“馬刺隊說出來的話,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相信!”
“在他們徹底出局之前,請隨時保持警惕!”
甭管你把這當作贊美還是嘲諷,不得不承認得是,自從選擇了波波維奇和蒂姆·鄧肯,頂級強隊就成了馬刺的標簽。
每年在談論總冠軍的時候,馬刺似乎也成了一個最佳標尺,因為他們足夠穩定,10多年甚至將來會變成20多年如一日的穩定下去。
憑實力戰勝馬刺,意味著你有資格去獲得總冠軍。而輸給全力作戰的馬刺,意味著你還算不上聯盟的頂級強隊。
當然,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馬刺和活塞這樣的球隊存在,會傷害籃球這項運動,他們的比賽是在太醜陋了!
在馬刺的字典裡,似乎永遠是:團隊、團隊、團隊,防守、防守、防守,一點沒有激情!
對於某些熱血青年來說,這是一種令人絕望的特質。
比如05年總決賽,馬刺和活塞就聯手創下了總決賽收視率的新低。
於是,大衛·斯特恩痛下決心,發誓再也不會讓兩支防守球隊在總決賽相遇。
有些陰謀論者說,這根本就是為了詹姆斯的上位而鋪平了道路。他們顯然忘記了大本離去對於活塞的影響。
同時,他們也低估了馬刺隊的實力,過了幾年之後,他們就會發現,還是那波主力,還是那支強調防守和整體的球隊,他們再一次帶著總冠軍的決心,氣勢洶洶的殺了過來。
這就是馬刺,一直讓人又愛又恨的球隊。
可無論如何,馬刺都是一支令人欽佩的球隊,這是毋庸置疑的!
每當有人認為他們年齡過大,難以再次拿下總冠軍時,gdp就會有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我們還沒老!
21號新秀的故事就這樣一年年的在聯盟上演著,總有些人一廂情願的相信,這樣的故事至少還會持續幾十年。
借用一首紮西拉姆·多多的詩,或許能道出部分老刺迷的心聲: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他們當然也明白gdp終將老去,然而,記憶中無數個經典畫面總是如同電影一般,一遍遍地回放,直到他們自己也緩緩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