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差點忘了,傳說天書是如今的封神榜,可以成為冊封三百六十五個神靈的鎮運靈寶,那人書自然是涉及的人之大道。可什麼是人之道?”
長生想到識海中那些神秘的金色玄秘符文,看著手中的骷髏念珠,決定還是開始煉化這串念珠開始。
神識先探入水晶骷髏上的一個骷髏中,嘗試著探入那些小小神魔虛影中,長生本以為那些虛影或許會反抗之類。
當當神識接觸到之後,才發現他多慮,那些神魔虛影不過是一道印記,當那道印記中竟然蘊含的是那些金色符文的意思。
長生當即喜出望外,將所有骷髏中的神魔虛影全部煉化之後,那三千六百四十五個金色符文,他終於刻意認出了。
每個神魂虛影印記刻意解開八十一個金色符文,都是一段完整的咒語,似乎蘊含著一種規則。”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這短金色符文竟然是這個意思,豈不是跟《老子》七十七篇的意思相同嗎?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原文應該是: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難道老子是從先前的玉符中參悟出此道的?”
長生心中詫異起來,人書玉冊先前是三枚玉符,其中有一枚便是太上道尊的,那自然也算是老子的了。
除了此篇文字,長生漸漸發現,果然還有許多與《老子》也就是道德經相同的,單月是三分之一吧。
道德經是五千字,而這人書玉符中有三千六百四十五個金色符文。
那金色符文可與人類的文字並不相同,一個或許代表很多字的意思,或者很多才代表一個字的意思。
時間迅速而過,也不知道過去了多長時間,長生就這樣專心研究、參悟著這些金色符文,當他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
能參悟的已經參悟的差不多了,參悟不了的也是浪費時間了。
退出石中空間後,外面世界過去了十年左右。
他不在的時候,自然有董永處理所有事情,道教的發展,仙真位業圖的傳播,或者是祖祠的建立,先祖祭祀圖傳播,都是有條不紊開展。
在得到大漢朝廷認可後,佛門開始在東土也逐漸發展,只是所傳經文還是當年從西域帶來的那些經文,還有祖師講佛的時候那些佛法和經文。
想到這裡,長生不由得想起了祖師,自從上次見過祖師後,他已經大概兩百年沒見祖師了。
“也不知道祖師何時才會真正出山。”長生長嘆一聲,正要離開靜室,一道慈和的聲音在他耳旁響了起來。
“你終於想起為師了。”
“師父!”
長生一驚,這是便看到祖師從一道光門中走出,出現在了靜室之中,依舊是那副風輕雲淡,世外高人樣子。
“徒兒參見師父。”長生見到祖師,高興無比,立刻躬身參拜。
“不用如此多禮了,你如今也是太乙金仙強者了!”祖師微微笑著,拂塵一揮,將彎腰的長生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