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小心起見,趙暢還是在外面等了一會,與暗影聯絡上。
得知自己只是虛驚一場後,趙暢讓戰狼大隊自行休息,自己則是回到家中。
呂布確實是去攻打匈奴了,劉協也順利掌控了呂布留下的十萬大軍,不過劉協並沒有攻打扶風,也沒有選擇伏擊趙暢。
而是就在昨天,帶著大軍和百官離開了長安,他要返回洛陽。
在得知趙暢兵不血刃的得到宛城,張繡直接開城投降,劉協就已經沒有心思來對付趙暢了。
而且擔心趙暢歸來後,會更加威脅自己的位子,於是劉協就想到了遷都。
也不算是遷都,他只是返回洛陽。將長安這塊地方完全讓給趙暢。
劉協自己也是一直希望能夠返回長洛陽的,長安這邊,他待的並不舒服。
現在趙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追上去,將劉協攔下。劉協昨天才出發的,十萬大軍,在加上百官還有無數的宮女嬪妃,大軍的速度肯定快不起來。
另一個就是放任劉協返回洛陽。
顧不上思念已久的李芳,趙暢馬上找來賈詡商量。
郭嘉和賈詡,是趙暢現在最重要的兩個謀士,出征的時候趙暢帶上郭嘉,賈詡留守大本營,畢竟賈詡除了為趙暢出謀劃策外,還掌控暗影這支力量,無法長時間離開扶風。
將劉協控制在自己手中,有什麼好處,趙暢心裡很清楚。
因為原本的曹操就是如此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曹操掃滅了很多敵人,不用在擔心師出無名,站在大義的上方。
但是,同樣也對曹操産生了掣肘。
劉協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得到他的人,能傷人,也會傷到自己。
如董卓,身敗名裂。
需要能很好的掌控這個尺度,不讓人認為自己是逆臣,但是又不能讓劉協掌握權勢。
這個度,曹操無疑是掌控的非常好的,剛開始的時候,憑借劉協這張虎皮,曹操拉攏了不少人才。
但是曹操和劉協之間的矛盾,終究是有爆發的一天。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看不清曹操的野心,但是時間久了,特別是在曹操身邊的時間久了,也就明白了曹操的心思。
而這個時候,他們是要效忠曹操,還是效忠劉協?
而曹操奸賊的名聲也就跟著出來了。
你不讓劉協掌控權利,什麼事情都是你說了算,皇上說了不算,你不是奸賊,誰是?
曹操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名聲也會毀的差不多了。
如果不是因為他自身的人格魅力,賞罰分明,在加上本身的超強能力,最後眾叛親離都為過。
也就是曹操,要是換一個人,就算挾天子令諸侯,也難成大事。
趙暢需要大量的聲望,絕對不能允許自己的名聲受損。
另外趙暢也沒有信心掌控這中間的度,這幾年劉協就在長安,趙暢更多的是避而不見,不要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就怕一不小心,被人套上奸臣的頭銜。
因此趙暢覺得,自己就算把劉協追了回來,也利益不一定會更大,他肯定無法像曹操那樣利益最大化。
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