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強佔他嬸嬸的人不是騎都尉李雲,而是趙暢。
雖然張繡會很氣憤,但三思之後,張繡不一定會反叛。
歷史上,他投了曹操,又背叛曹操,除了因為曹操勾搭他的嬸嬸和猛將胡車兒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張繡聽到風聲,曹操要殺他,如此張繡才在賈詡的謀劃下,背叛曹操,並且殺得曹操大敗而逃。
雖然這次的宴會,中間出了點差錯,但是張繡和趙暢都很是滿意,沒有露出不開心的表情。
送走張繡後,趙暢就寫起了戰報。
說自己到了宛城這邊後如何檢視地形,然後截斷張繡的糧道,圍困宛城月餘,逼迫張繡投降。
戰報末尾,還將今天發生的事情,騎都尉進入城內後,強佔民女,蔑視軍紀,已被軍法處置。
這封戰報,是趙暢出來後,寫的第一封,趙暢寫的很是高興。
寫的時候,趙暢腦中不由自主的想到劉協看到戰報時的臉色。
在宛城休整了幾日後,趙暢將張秀原本的兵馬抽調走七萬,而他自己則是留下兩萬本部兵馬,讓趙雲和張繡一起駐紮在宛城。
對此,張繡是沒有意見的,只要不要讓他去長安。
張繡現在的想法很簡單,佔據宛城,手底下計程車兵有飯吃就行。
估摸著戰報已經送到長安後趙暢這才率領大軍回歸。
來的時候,趙暢只有五萬兵馬,回去的時候,五萬人,變成了十萬。
這次征討張繡,只死了一個人,就是騎都尉李雲。
趙暢的功績上,又可以寫上厚重的一筆。
只是在出發前,馬超跟趙暢說,想要張繡的嬸嬸劉氏。
趙暢讓他自己去和張繡說。
馬超不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的,來和趙暢說,只是不想趙暢誤會。
作為一個寡婦,劉氏也就只有張繡這個侄兒能夠依靠。而且他是張濟的遺孀,雖然很多人心中火熱,但是有張繡在,大都沒有那個膽子。
張秀雖然只是張濟的侄子,但是從小跟著張濟,基本是把張濟當做自己的父親了,一直以來對張濟後面娶的妻子劉氏也是非常敬重。
馬超想娶劉氏,張繡並未反對,只說要去問問他嬸嬸,讓劉氏自己做決定。
在張繡心中,其實是不大樂意的,主要是馬超年紀小了點,張繡認為馬超只是暫時被劉氏迷住了,劉氏如果嫁給馬超,以後不一定會幸福。
但劉氏對救他的馬超很有好感,而且她現在只有三十歲。對張濟也沒有太深的感情,當初嫁給張濟,也算是半強迫的。
因此張繡讓她選擇,劉氏卻是沒有拒絕。
這種事情,女人只要沒有拒絕,就等於是預設了。
張繡一看就明白了,隨後就和馬超說起嫁娶的事情,並且警告馬超,如果馬超敢對不住劉氏,他張繡絕對不會放過馬超。
趙暢要回長安,這婚禮自然是不能在宛城舉行了。
張繡留在宛城,劉氏跟著馬超前往長安,之後在到扶風舉行婚禮。
不管馬超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肉,娶了劉氏,也就給了劉氏一個身份。
125 0:49:06|4945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