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趙暢的身份,如果經常和劉協碰面的話,要麼有一番低下頭,要麼就肯定要碰撞。
這次和匈奴的交易,劉協之後也是派了兩千羽林軍,按照約定護送匈奴單於的人回去。
這麼多的物資,很容易被右賢王左賢王的人給搶走。
這是趙暢和劉協都不想看到的。
物資如果落到右賢王手中,那這次的交易,等於是再度削弱了匈奴單於的力量,並且讓右賢王的實力加強。
如果大漢還不出兵幹預的話,那麼匈奴單於基本不大可能挺到下次交易的時候了。
而且劉協也明白,羽林軍就算訓練的在強,沒有過戰場,也只是擺設,真正需要用到的時候,不一定能承擔他的希望。
不過劉協也沒有勇氣,將五千羽林軍全都放出去,第一次只選擇了兩千人。
畢竟是去匈奴的腹地,危險不言而喻。
除了要防備左賢王右賢王的人,匈奴單於的人一樣不能完全相信。
……
揚州!
劉瑤和孫堅的矛盾越來越激烈。
隨著劉瑤接管了袁術的兵馬,實力現在越來越強大,孫堅已經坐不住了。
這幾年,孫堅主要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練兵,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他這頭江東猛虎。
劉瑤的實力在不斷的壯大,孫堅也想體驗一下,他這幾年訓練的成果。
雙方的戰鬥,已經在所有人遇見中。
除非是一方臣服,不然這場戰爭就無法避免。
劉瑤是大漢的名士,就連給說曹操是亂世奸雄的許邵,現在都是劉瑤的幕僚團之一。
劉瑤目前謀士軍隊都不缺,唯獨缺能夠領兵的大將。
劉瑤自己雖然是名士,但是在領兵作戰這方面並不強。
他的能力,更多的也是在如何治理城池,而不是戰爭。
但是在現在這個亂世,不會打戰的諸侯,哪裡能存活下去。
不過劉瑤也是有他的運氣,就在和孫堅幹的時候,北海的一個老朋友來投奔他了。
來投奔劉瑤的,正是當初在北海救過孔融的太史慈。
太史慈的武藝自然是不用多說,能和孫策打個平手,也是名將水準,距離頂級的猛將也就一步之遙。
但是非常可惜,太史慈到了劉瑤帳下後,劉瑤雖然對他很是客氣,但是卻沒有重用太史慈。
不是劉瑤不想重用太史慈,而是劉瑤請了許邵給太史慈看了一面。
許邵的面相之術,可謂是三國第一人,就沒有他看錯的人。
曹操當初為了能夠得到許邵的評語,更是耍了無賴。
因此,許邵的話,劉瑤非常重視。
許邵也是名士,而且門閥觀念非常強,他當初不想評論曹操,就是因為曹操的身份。
連曹操的身份,許邵都看不,更不要說是平民出身的太史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