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個人的聲望,袁紹統治冀州,現在也算是人心歸附。
袁紹輕易得到冀州的統治權,公孫瓚自然不甘。
當初袁紹在信件中可是和他約好,一起滅了韓馥後,兩人平分冀州。
因此在袁紹接手冀州後,公孫瓚等了多日,也沒收到袁紹的資訊,就派出弟弟公孫越到鄴城,要求袁紹將冀州分出一半。
袁紹自然不可能答應公孫瓚,完全沒給公孫越好臉色。
當初本來就沒想過和公孫瓚平分冀州,只不過是用利益引誘公孫瓚出手,給韓馥壓力。
信義?
他們這些軍閥本來就沒有信義,有的只有利益。
而且,袁紹現在佔據了冀州,他可不是韓馥,一點也不怕公孫瓚。
如果袁紹現在弱於公孫瓚,他或許還會和公孫瓚虛與委蛇,多拖一段時間。
公孫越帶著人憤憤離開。
但是才出鄴城五十裡,就遭遇伏擊。三千人全軍覆沒,就是公孫越自己也是被人梟首。
公孫越還未出冀州地界,甚至就在鄴城附近,就被人給伏擊了。
訊息傳回鄴城,袁紹很是憤怒。
“是誰?”袁紹看著面前的眾人:“自己主動站出來。”
不過沒有人站出來承認,是自己伏擊公孫越的。
袁紹雖然對公孫越很不客氣,但其實並沒有打算真的和公孫瓚開戰。
他現在才剛剛接手冀州,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穩定。
但現在公孫越被人伏擊殺死,地點就在鄴城外的五十裡。
公孫瓚得到訊息後,肯定會大兵壓境,要和袁紹一決雌雄。
趙暢也在人群中,心中也感覺奇怪。
看袁紹現在的態度,顯然並不是他派人去伏擊公孫越的。
但如果不是袁紹,又會是誰?
趙暢得知訊息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袁紹。
“沒有人承認嗎?要是被我查出來,是誰私自帶兵伏擊公孫越,定斬不饒。”
袁紹很憤怒,他得到訊息的時候,第一念頭就是部下中,有人私自帶兵去伏擊公孫越,這是他絕對無法接受的。
他現在雖然不怕公孫瓚,但還不想這麼快就和公孫瓚發生直接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