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暢給她取名趙琪,跟自己一個姓。
四歲的趙琪,整天掛在趙暢的脖子,不管趙暢取哪裡,她都要跟著。
不過趙暢一點都不煩,就是去見袁紹,他也帶著趙琪。
袁紹雖然覺得奇怪,但終究只是一個小女孩,也沒計較這事情。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教訓趙暢。
回到渤海後,更多的人來投奔袁紹。
對於聯盟軍討伐董卓,很多人並不知道內情。
只知道袁紹是盟主,討伐的結果是董卓“敗逃”長安。
雖然實際,袁紹這個盟主幾乎都沒做什麼事情。
但是還是有越來越多不明就裡的人,前來投奔袁少。
從洛陽歸來後,袁紹的實力開始急劇膨脹。
不僅是因為他的聲望更大了,還因為透過這次聯盟討伐董卓,所有人都看出來了,漢室江山已經不是原來的漢室了。
對於之前的那些律法都拋到腦後,太守之能五千兵?
回到渤海的袁紹,每天都在大規模的徵兵,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手中兵力就已經擴充道了兩萬。
袁紹的力量越來越強,自然讓冀州牧韓馥很是忌憚。
但是此人懦弱,看著袁紹越來越強,卻不敢制止。
而且袁紹為了韓馥無法分心照顧自己,更是修書讓人送去給幽州的公孫瓚。
讓公孫瓚舉兵前來攻打韓馥,而他作為內應,兩人聯合攻下冀州後,平分冀州。
這麼好的事情,公孫瓚又怎麼會不同意。
收到袁紹的書信後,馬就點起兵馬殺向冀州。
對於公孫瓚要來攻打自己,韓馥是憂心忡忡,完全沒有信心應對公孫瓚的攻擊。
公孫瓚可是和呂布交過手的,韓馥雖然是冀州牧,但手中根本沒有什麼能人。
有一部分人更是覺得韓馥不值得他們效忠,直接轉投袁紹去了。
可以說韓馥現在雖然還是冀州牧,但是對冀州的掌控已經越來越低,其他幾個郡的太守也開始對他陽奉陰違。
在韓馥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新來投奔袁紹的荀諶自告奮勇,要去說服韓馥,讓韓馥主動讓出冀州。
袁紹大喜,讓趙暢顏良護送荀諶去鄴城。
“荀公此去有幾成把握?”前往鄴城的路,趙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