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林城每月要交給朝廷的稅收,佔了林城收入的一大半。
現在有了這筆錢後,總算是收支平衡了。
但這些錢遠遠不夠,畢竟趙暢還需要發展,不可能一直如此。
趙暢還有一個選擇,很輕松的就能拿到鉅款。
那就是去徐州向糜竺借。
作為頂級財閥的糜家,當時家中僕人的數量,就比趙暢的兵馬還多。
手指頭縫隙漏一點出來,就足夠趙暢使用很久了。
而且趙暢相信,只要他開這口,糜竺絕對不會拒絕。
不過糜家畢竟是在徐州,距離有點遠。
另外,趙暢這次開口要錢,糜竺會給,下一次呢?
就算下一次糜竺還會給,趙暢也沒有臉三番五次的向糜竺要錢。
這錢,還是要自己掙才行。
別人靠的了一時,靠不了一輩子。
而且,隨著發展,以後用的錢將會越來越多。
趙暢不想壓榨百姓,就必須另尋門路掙錢。
一般官府的收入,幾乎完全是靠稅收的。
也難怪死去的靈帝,為了錢而開始販賣爵位官職。
想了好幾天的趙暢,終於想到了一個東西。
印刷術!
現在還沒有印刷術,幾乎都是用手抄錄的,不僅累,還容易錯。
印刷術只是前提,趙暢的主要目的是賣書。
不僅可以掙錢,還可以傳播知識。
現在很多知識都掌握在士人手中,普通百姓根本無法接觸。
一是因為書籍太少,市面幾乎沒有流通。
普通人想要一本書,還要找各種門路去借,然後在抄錄一本留下。
能借到書的人,其實已經不是最底層的百姓了。
最底層的百姓就是借,都沒地方借,即使知道誰家有書,也不會有人借給他們。
每一本都書,都是花很大精力才抄錄下來的,珍貴無比,沒幾個人願意外界,還是外界給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