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後,再回過頭來看數學,之前遇到的瓶頸就不攻自破,葉秋的數學修為也就到了更高的境界了。
在這專攻數學的過程之中,葉秋順便把古文鑒賞、環境科學、社會學、材料科學、化學化工等等相關的書籍都看了一遍。
而藉著這種種的書籍,葉秋用來突破自己在數學領域的瓶頸,葉秋幾乎將圖書館裡數學相關的專業性書籍都看了一遍,並且全部吃透。
這些書分別屬於數論、微分、函式、機率、運籌、量子數學等等科目。
開始的時候,葉秋看起這些數學相關的書籍速度還是比較慢的。
不過,隨著混沌本源不斷的幫助葉秋突破瓶頸,他的數學造詣越來越高,數學的各個分支之間,相互聯系甚為緊密。
在葉秋數學造詣提升的情況下,再去學其他科目,自然速度就更快了。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第十五天了,再有幾個小時,混沌本源的效果就會消失了。
而葉秋,因為無書可看,他看起了一本關於黎曼假設推論的書籍。
當然,黎曼假設是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這本書也只是對黎曼假設做出了一些闡述,並且列舉了一些世界知名數學家的觀點,並沒有證明黎曼假設。
現在,葉秋已經將黎曼假設的內容看完了,他再次陷入了瓶頸之中,因為黎曼假設,即便他將書上的內容吃透,也無法破解。
無法破解黎曼假設,這就是一個瓶頸,距離混沌本源失效的時間就剩下兩個小時了,這一點,葉秋也十分的注意。
所以,他挑選了一本很薄的書作為突破瓶頸所用,這是一本名為數學物理方法的書,是葉秋大三時候學過的一門課程,書相對較薄,而且曾經學習過一遍。
另外,葉秋現在的數學能力堪稱變態,應該可以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將這本書吃透。
一個半小時,吃透這本書,突破瓶頸,或許,自己就能夠在混沌本源的有效期結束之前,將黎曼假設給破開了。
終於,一個小時二十分鐘之後,數學物理方法這本書,葉秋已經搞定了。
當他再次翻看那本黎曼假設的書籍之時,腦中,莫名的出現了一大串的數學符號。
葉秋立刻從身上取出了一個筆記本,然後將自己大腦之中的符號和文字都記錄了下來。
這個過程,是突破瓶頸的過程,就像是一個人,被一道難題卡了很久,忽然有了靈感,並且將這題目解答出來一樣。
這種感覺是非常爽的,葉秋也是如此,腦中文思泉湧一般,針對黎曼假設的破解方法,不斷的湧現。
十分鐘的時間,葉秋在筆記本上寫了足足十八頁的內容。
雖然因為其中數字和符號居多,書寫難度比漢字要低很多,但是這個書寫速度也相當恐怖了。
最後一分鐘,葉秋寫出了最後一句話:綜上,可證明黎曼假設是正確的!
寫完這句話,葉秋手都因為寫字太快發酸發麻了,同時,葉秋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陣陣莫名的失落。
因為,伴隨了自己十五天的混沌本源已經消失了!
想要再次進入這種學神模式,得葉秋運氣足夠好,再次抽中混沌本源,才能夠繼續體驗這種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