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森再次點頭。
“……”林知非不信邪道:“那三十、四十個呢?”
顧森繼續點頭。
林知非不相信:“不可能吧?就算真有這麼多,你能記得住?”他質問道:“難不成你天天就記多少妹子喜歡你了?”
“不是,”顧森解釋道:“我們高中有一次,模仿美國某個高中,舉辦了一次情書活動。結果學校大半的女生都給了我。”他笑笑:“不過可能因為我身份特殊,寫我的名字不會太難為情吧。”
林知非:“……”
什麼身份特殊,因為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嗎?他真是頭一回見人誇自己誇得這麼含蓄的。
想了想,林知非繼續問;“那,有男生嗎?”
“有。”顧森立刻答道。
“有幾個?”
“挺多的。”
“啥?”林知非受到了驚嚇。
幾個純屬隨口一問。他知道,以顧森的顏值和人氣,被男生告白應該也算不得稀奇,但是最多也就幾個唄。挺多是幾個意思?gay的比例都很小吧,有膽子告白應該更少吧?
顧森笑著搖了搖頭:“因為,很多人未必是真的喜歡。”
林知非疑惑道:“什麼意思?”
顧森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便說:“跟風吧。你看過電影《那些年》嗎?”
“呸,湊不要臉,”林知非故作鄙夷道:“你一個大男人,居然還自比女神沈佳宜,害不害臊啊?”
顧森笑笑。
事實上,中學時,由於顧森極受歡迎,所以很多人可以將“與他關繫好”當作一種炫耀的資本。久而久之,顧森在學校不再被當作一般意義上的男生,因此,喜歡他與喜歡其他人是不同的。在這種情境下,對他有好感的人很容易生出勇氣對他表示出好感,因為他們都認為,“對顧森有好感”是一件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科學早就表明,許多男生在青春期會受到同性吸引,但那並不是同性戀,是隻在那一特殊的時期才會發生的事情。
沉默了一陣,林知非又問:“那你有這麼多人追求,就沒想過跟誰談談戀愛嗎?”
顧森果斷地說:“沒有。”
“為什麼?”林知非自然而然地想到:“難道因為喜歡你的人裡沒有帥的?”
“不對,”沒等對方回答,林知非又說:“就算主動表示好感的沒有,可你社交這麼廣,身邊總不可能沒有帥哥啊。”
自己當初跟顧森完全就是個陌生人,他可是都能像狗皮膏藥一樣黏上來的。而且林知非還是挺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只能算小帥,絕對不屬於非常非常帥那一檔次,至少跟顧森本人的顏值就有差距= =
“那個時候,”顧森笑笑,“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一來沒有遇到很心動的人,二來也不是很願意結束單身。可能有一點是因為我更享受被仰慕者包圍的狀態?”
“哦,”林知非明白了:“所以我是運氣好唄。正好你更想談戀愛了,然後就看到我了。你覺得我還可以,能將就一下。於是就開始追我了。”
他憤憤地“哼”道:“嘁,誰稀罕。”
“不是運氣。”顧森一本正經道。
“嗯?”林知非不由得看了看顧森。
“是緣分。”顧森糾正道,迎上他的目光,眼裡盛滿笑意。
顧森漸漸將腳踏車靠近林知非的說,然後又輕聲道——
“以及,一點都不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