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先請兩位觀眾自我介紹一下吧。”女主持人溫柔地說。
“大家好!我叫江風,今年大一,來自化學與材料學院。雖然學的是理科,但是我很喜歡古詩詞。”
“大家好,我叫林知非。”
介紹完,女主持人微笑道:“因為你們不是參賽選手,所以我們會從題庫中選擇相對簡單的題目,不用太緊張。”
“……”單單一句話,就讓林知非覺得這女主持人有毒。
要是題目答出來了,不就正好映證了“題目簡單”,所以並不是我們水平高;要是題目沒答出來,不就是說我們水平太o了麼……這個張怡然根本就是個花瓶吧。
顧森似乎也察覺到了這句話的不妥當,立刻接過話來:“不過也不一定,所以要打起精神來。好了,我們開始吧。”
“請林知非同學聽題,”顧森說,“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直受到古人敬仰,唐朝的詩聖杜甫也曾吟過《蜀相》來歌頌他。請背出這首詩的頸聯。”
“……”果然簡單,林知非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這首詩不但在高中時學過,就在上週五,《三國解讀》的課上,那位唐教授還提了好幾次。
“下面請江風同學聽題,”女主持人,“最近,一部名為《寂寞空庭春欲晚》的電視劇正在熱播。其實,這個名字出自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春怨》,請說出它的下一句。”
“不知道。”江風說。
“請林知非同學聽題,”顧森道,“【疏影橫斜水清淺】,請答出下一句。”
“……”得,這句幹脆是高中必背詩句。林知非答道:“暗香浮動月黃昏。”
“請江風同學聽題,”張怡然說,“【寧可枝頭抱香死】,請答出下一句。”
“……”
林知非毫無懸念地贏了。
因為是正式比賽之間的消遣,倒也沒什麼觀眾在意,無非是打趣一句“那位化材院的小哥真背”之類的話。
一回到座位上,沈明耀就感慨:“你今天運氣也太好了吧。先是被選上,又總是被問這麼簡單的題,不知道等下可以領到什麼禮物。”
林知非再次尷尬笑笑。心想,幸好今天跟我來的不是趙一。
休息結束。經過了第一輪的篩選,剩下的選手水平明顯高了不少,至少不再出現一句都答不出的尷尬場景。
而到了第三輪的“五人車輪戰”,就沒有一個選手是靠僥幸透過的了。其中有兩位林知非印象尤其深刻。
6號選手是個高高瘦瘦的帥哥,在剛才兩輪的比賽中,無論什麼題目,只要一念完,他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語速很快,並且整場都保持著一張面癱臉。
13號選手是個戴著眼鏡的文弱姑娘,來自人文學院。她與6號選手的不同之處在於,每回主持人唸完題目後,她總喜歡額外補充一大堆該詩的背景資料,直到快要到截止時間時,她才不緊不慢地念出標準答案。
這兩名選手用不同的手段各自在臺上裝著逼。但林知非以為,冠軍就在他們中間了。
除了其餘三名選手在前面的比賽中都使用過免答權以外,林知非能感覺到他們身上的自信。
果然如林知非想的那樣,十五道題後,只剩下6號和13號仍站在臺上,並且都沒有使用免答權。
“哎,你覺得誰能贏?”林知非問沈明耀。
“我猜,13號吧。”
“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