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親生父子肯定要比臨時湊出來的父子要好得多。”
周雨欣:“.....”
“韓秋,孩子們太小了,都不懂演戲,你讓他們怎麼演?”
“為什麼要演?”韓秋搖了搖頭:“我從來就沒想過要讓孩子們刻意去做什麼,真情流露就行了,到時候我會引導的。”
“可是.....”
“什麼?”
“孩子們會答應來演戲嗎?”
“這個啊....”韓秋撓撓頭,“先問問他們的意見吧,如果不願意的話,那就算了。大不了咱們倆也不演了,到時候再找其他演員。”
“好吧。”
關於演戲的事兒,韓秋不會強制要求孩子們去做。事實上,韓秋就從來沒要求過孩子什麼,一切都是看他們自己的喜愛。
國內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幾歲的時候就給他們報各種各樣的班,什麼琴棋書畫啥的,數不勝數,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
說什麼要贏在起跑線?
狗屁!
贏在起跑線這話沒毛病,但是這些做法就有毛病了。
韓秋記得不久前有個新聞,說一個才幾歲的孩子,參加了不下四五個藝術班,搞到最後,孩子頭發都掉光了。
這尼瑪?
這個年紀的孩子掉牙齒很正常,掉頭發就特麼很不正常了,更別說全都掉光光。
這得是有多累才會這樣?
反正韓秋是不贊同這樣家長的做法,他一想到沐曦的頭發掉光光,就一陣毛骨悚然。
培養天才,培養神童也不是這麼個玩法啊。
韓秋寧願每天看著沐晨和沐曦歡笑,也不願意他們愁眉苦臉。
童年,沒有童趣叫什麼童年。
就像這次,如果兩孩子都不願意,那他也只好放棄全家總動員的做法了。
周雨欣也是這麼想的,雖然她自己很樂意參加演出,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同意的基礎上。
“韓秋,那下午你去接孩子回家啊。”
“行,交給我吧。”
他現在很期盼,期盼孩子們聽到這個訊息後的表情。
是驚訝呢?還是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