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政府才應該害怕他們的人民?這話告訴我們,人民才是國家的主導。一旦政府領導人民而不再傾聽人民發出的聲音,後果將十分嚴重。”
“感覺韓半仙不僅僅是拍給我們看的,更是拍給某些人看的。這家夥在電影中使用了很多巧妙的象徵手法,來警醒世人,要警惕統治階級對人民思想的禁錮。”
“哈哈,韓半仙揭示了極權主義,並且鼓勵人們去反抗,這家夥,真是越來越會搞事了。”
“應該還說了自由和公平吧?”
齊志文回道:“當然,電影也描述了一個人民沒有自由,政府的權利無限放大,言論沒有自由的社會。政府可以隨意扭曲事實,冤枉好人。對於我們而言,某些場景似曾相識。西方的社會應該也是經歷過這麼一段的,而他們現在擁有了民主和自由。而處於民主和自由的初級階段的我們,看到這一切,感受會不同。”
齊志文繼續寫道:“我記得,有個朋友看了電影後,哭著給我打電話,他說:‘看著看著我就留下了眼淚,我感覺我就生活在這部電影裡,它講的就是我所在的社會’。或許他有點偏激,或許沒有.......”
“這部電影的社會,相比於華夏和西方國家,更接近我們國家啊。”
.........
網路上議論紛紛,人們對v這部電影産生了前所未有的興趣,其關注度,甚至超過了韓秋上一部黑暗騎士,而且還是遠遠超過。
黑暗騎士中,人們記住了小醜。v字仇殺隊中,人們記住了v。
雖然這二人最後都沒有啥好結局,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觸動了所有人的心。
人們恐懼小醜,但是信仰v!
特別是結合著華夏的國情,這部電影突然又多了一點針鋒相對的味道。雖然韓秋沒有點出,雖然廣電和政府也沒有點出。但是,很多網友把這一切都點出來了,把韓秋想說的話都說了出來。
所以,一時間,網路上風起雲湧。
無數的牛鬼蛇神都跑了出來,透過v這部電影,發表著自己的感想。
微博熱搜榜第一名的位置,只有簡單的一個字母,那就是v。其中的話題討論數,一天之內便破萬。
一些媒體記者也趁機煽風點火,藉著v的秋風,賺著人們的眼球。
更有一些社會學家,思想家,反正就是一群自稱專家教授的家夥跳出來,藉著v說事兒,或者發表自己的觀念。
而這一切,都是在v上映後的短短十天內發生的。也就是第十天,v在華夏全國的票房直破8億rb,幾乎一天就是8000。
無他,實在是這部電影牽扯的面太廣了,其受眾面也太廣了。
喜歡政治哲學的,裡面有問題讓人思考:“如果恐懼成為了維系政權的工具,那麼人民是否應該拿起暴力作為武器?”
喜歡平等自由,公民權力的,裡面有保護少數群體權益比如同性戀),反對國家思想檢查,支援言論自由等等。
喜歡視覺刺激,聽覺享受的,就只圖看個熱鬧,聽個動靜的。裡面有場面宏大的爆破,華麗的打鬥,震撼動聽的音樂。
要是喜歡演技的,那麼希斯萊傑和娜塔莉在電影裡面的演出絕對讓人滿意。
所以,除了網路上的沸騰討論吸引了很多人以外,這,也是一部分原因。
然而,直到現在,v在社會上引發的討論已經漸漸脫離了電影的層次,轉而升級到更高一層的政治哲學方面。
電影中那些經典的臺詞,更是被拿來作為辯證的武器。
“藝術家用謊言道出真相,政客用謊言掩蓋真相。”
“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誠的行動,來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心。”
“面具下面不只是血肉之軀,而是一種思想。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人們不應該害怕.........”
等等等,實在是有太多的例子了。v在電影中的臺詞,很多很多,都值得細細品味。
但這些話被拿到電影之外,放到現實之中後,人們意外的發現,這些定律,好像依然起著作用。
那些閑的蛋疼的專家和一些鍵盤俠,就喜歡拿這些東西說事兒。網友們也不時地在微博上,貼吧個各大論壇上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彷彿,所有人都變成了v似的。
甚至,有人還拿現實中一些類似於電影政府所做的事兒調侃。
事態,正在朝著一個無法預知的未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