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梁阿四聞言,從懷中又掏出一些碎銀子補上。
今年的秋稅臨時有通知,每戶按照交稅的人口,最少上交一百斤糧食,不能只交現銀。
小吏接過銀子掂量一下,然後過秤,記錄在冊。
交完稅的梁超並沒有離開,而是跑到人群后方,幫阿婆推著小推車。
“石板村馮金水,農戶。”小吏接著點名。
人群中走出一個身著粗布麻衣的中年漢子,身邊跟著一個看起來十三四歲的瘦弱少年。
馮金水扛著清空家裡米缸才湊出來的一袋米,來到了木案邊。
接著,他讓兒子馮狗蛋從懷中取出一個麻布袋子,裡面裝著碎銀子。
兩名差役抬起米袋子過秤,小吏看著上面的刻度,一邊登記一邊過秤。
“馮金水,交糧一百斤,實交八十斤。”
一聽此話,馮金水面色慌亂,連忙道:“老爺,不對吧!這一大袋子米正好十鬥,整整一百斤吶!”
“嗯?!”小吏見他還敢反駁,臉色頓時沉了下來,“這秤上面的‘官’字你不認識嗎?”
說完,他一擺手,示意兩名差役過斛。
差役開啟米袋子,將米往斛中倒。
這木製的官斛呈現四稜臺形,口小底大。
差役往斛口倒米的時候,有不少米從斛口邊緣漏了出來,掉到了地上。
馮金水的兒子彎腰去撿,被差役一記窩心腳踹倒。
“住手!這些都是損耗!誰讓你撿的!”
米袋子清空後,差役拿出木板,將堆起來的大米反覆壓實刮平,隨後又是幾大腳踢在官斛上。
裡面的米又下去一層,距離一百斤的標準白線差了許多。
“馮金水,有米七十斤。記!”差役踢完官斛後,又看了一眼裡面的白線。
馮金水一聽,頓時急得眼眶通紅,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老爺!這少了三十斤啊!老爺,咱們做事得憑良心啊!”
老實巴交的漢子被欺負得哭喊了起來,一旁等待交稅的百姓們也是義憤填膺。
實在是欺人太甚,縣衙這些官差是一年比一年過分了。
“這秤是官秤,這斛是官斛,官字大如天!誰要是不認識這個官字,可別怪這官字不認識你!”
小吏見眾人議論紛紛,當即呵斥道。
“老爺,你可得給我們做主啊!”馮金水見小吏如此做派,朝著端坐在木案後面喝茶的師爺求情。
“來人!將這兩個鬧事的刁民給我掛樹示眾。”
師爺放下茶盞,淡淡道。
“是!”
旁邊幾名官差一擁而上,將馮金水父子按倒在地,五花大綁,吊在了一旁的老槐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