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天朝京畿,天子腳下,這年關剛過,年節的氣氛猶留餘韻,大理寺的監牢內竟無端端走水,大火在落著小雪的深夜中格外醒目,即便縱橫相隔著十數條街,立在高處仍可清楚望見一團張揚的焰紅。
大理寺,天朝三法司之一,掌刑獄、案件審理之職,歷年來收置的卷宗、公文與證物多如牛毛,若付之一炬,後果不堪設想,再加上監牢中尚關押人犯,深夜遭受祝融,不可大意待之。
這事不歸他管,他也不該管,但還是沒法子不管。
他一身黑衣勁裝,足下禦風,直到接近失火現場才有所察覺。
似是一名重犯趁著獄卒們救火混亂之際逃出大理寺監牢,京畿捕快們正在緝拿逃犯。
嗯,不過……與其說“緝拿”,還不如說是“尾隨跟蹤”。
管著京城地界的這群大小捕快們約百來位,所在的三法司衙門受天朝律法與禮制嚴格規定,建物坐北朝南,而衙宅雖廣,整座衙門外牆的唯一出入口僅有位在正南方位的大門,且門只能三開間,每一個開間各安上兩扇漆黑門扇,共有六扇門。
此刻這些“六扇門”的捕快幾人分成一組,當中兩組人馬大動作追捕,策馬過街入巷,高聲對話,生怕百姓們不知這是“六扇門”在辦差,餘下三組人馬則在接到指示後悄然迅速地沒入夜色中,化整為零得非常幹脆。
看起來有些意思了。
今夜越獄越得順風滿帆的犯人原來不是運氣好,是有人使了一招“縱虎歸山”,才方便“順藤摸瓜”。
瞧,前頭甫確定犯人“順利”逃出,後頭這邊的火勢立時就被控下,好手段!
隱伏在制高處,他如炬的目光最終落在那一名身穿墨錦衛服的女子身上。
女子身形偏嬌小,尤其被眾位虎背熊腰、高大粗壯的捕快同僚們一襯託,那身量更顯袖珍,但姑娘家的腰板與背脊異樣挺拔。
她垂著肩、墜著肘,明明是從容甚至帶點閑適的立姿,越看卻越有絕崖孤松的一抹神氣,顯露在外的是奇麗清傲,最最耐人尋味的,倒是暗地裡盤根深紮的那股韌勁兒。
他知道她這一號人物。
在天朝帝京裡走踏,幹得還多是“偷來暗去”的活兒,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的,他誰都可以不識,卻不能不識得她——
“六扇門”裡四大掌翼之首。
官拜正三品。
人稱“帝京玉羅剎”。
現任“天下神捕”孟雲崢的師妹。
前任“天下神捕”穆正揚之女。
穆開微。
仔細思量,穆開微年歲與他相仿,這些年了結在她手中的大案卻是不少,能成為四大掌翼之首、官拜三品,絕非僥幸,更不是受父輩之蔭。
欸,他不得不嘆,姑娘家的確比他出息許多。
人家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保一方百姓平安康定,而他若舍了那天生優越的身份,怕是連給她提鞋都不夠格啊不夠格。
這一邊,穆開微見眾人依她的指示行事之後,隨即起腳躥上瓦頂,朝既定的方向竄伏、飛馳、追蹤。
重犯越獄,“六扇門”的好手們將活路堵得僅剩唯一的一條,急欲逃出生天的犯人根本察覺不出自個兒正被圍趕,哪兒安全就往哪兒鑽,連狗洞都爬。
沿著城牆摸過去,離城門已然不遠。
犯人自認要空手奪白刃,搶下刀械制伏幾名守門的兵丁,逼那些沒膽的小角色開城門絕非難事,但必須搶在“六扇門”那些家夥趕到之前將事辦妥,如若不然,今夜怕是要白忙一場,等著他的,就只剩被推上斷頭臺、斬首示眾這個結局了。
只是犯人實沒想到會被一名更夫堵個正著!
人有三急,老更夫躲在內巷暗處小解完,剛拿起擱在一旁的梆子和小鑼,一出巷口就跟犯人四目相接打了照面,近得不能再近。
“你、你……囚衣……你穿的是囚衣!”老更夫瞪大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兩眼,往後跳開一步,正要重敲銅鑼兼之扯嗓大喊,喉頭卻被疾撲過來的犯人狠狠掐住。
千鈞一發之際,兩顆小石以暗器手法打來!
第一顆對準犯人行兇的鐵臂,第二顆卻是鎖定第一顆小石,在前者幾要擊中目標時,以石擊石,將第一顆小石瞬間打碎。
犯人雖未被暗器小石擊中,但變化起於肘腋之間,驚得他寒毛陡立,粗喘了聲,本要扼斷老更夫氣息的五指不由得一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