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城樓上一片混亂,馬樂的輕騎兵瞅準時機不再偽裝為平民,如黑色的洪流般迅猛突擊南城門。他們揮舞著鋒利的馬刀,專砍南城門的絞索。
只聽得一陣“咔嚓”聲響,城頭的滾木礌石還未來得及落下,沉重的吊橋已轟然砸落,發出巨大的聲響。
“文舉兄,別來無恙?”
東方勇親率飛熊軍如神兵天降,從南門一路殺到郡府門前。東方勇手持擎天戟,猛地一揮,戟尖寒光一閃,輕鬆挑飛了孔融腰間的佩劍。
這位名震天下的北海相,此刻靠在郡府門上,看著東方勇甲冑上那醒目的雲雷紋,臉上忽然浮現出一絲苦笑,喟然嘆道:
“當年在洛陽,你還曾送我一匣西域葡萄,不想如今卻要來奪取我的青州。”
東方勇將戟尖頓在青磚之上,目光平靜地說道:
“我所看重的,不過是青州的麥田,並非要取你性命。”
在東方勇軍隊的凌厲攻勢下,孔融的首府終被成功攻克。隨著首府的淪陷,那些原本分散各處的孔融軍隊,眼見大局已定,回天乏術,紛紛放下武器,選擇投降。
東方勇軍隊迅速展開行動,有條不紊地整合青州的各類資源,並對投降計程車兵進行妥善收編。他們積極籌備糧草、整頓軍備,為接下來進攻徐州做足準備。
回顧這一階段的戰事,東方勇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與高效的執行力。然而,戰爭難免會帶來傷亡,此役中,東方勇軍約有5000人傷亡,而孔融軍隊則幾乎遭遇全軍覆沒的慘敗,傷亡及被俘人數約達20000人。
東方勇站在城頭,目光投向城外那片正在進行整合的降軍隊伍。只見兩萬青州兵整齊排列,已然換上了帶有云雷紋的袖標,在陽光的映照下,袖標上的紋路顯得格外醒目。
東方勇神色堅毅,聲音洪亮地說道:
“眾將士聽令!隨我一同去攻破徐州,待戰事結束,你們便可回家安心種地!”
深夜,萬籟俱寂,陶謙正於帥帳中安睡,卻被一陣急促的軍情急報猛然驚醒。
“報!東方軍主力已至彭城北部!”一名斥候渾身溼漉漉地衝進帳內,甲冑上還滴著冰水,氣喘吁吁地稟報道,“其前鋒更是已抵城下!”
陶謙聞報,神色驟變,急忙起身,快步走到輿圖前,手指迅速劃過輿圖上的標記,滿臉狐疑地自語道:
“不對啊,東方勇的輕騎兵怎會選擇走泗水河道?”
話音未落,正欲調回琅琊郡的守軍,卻猛然瞥見城外東南方陡然火光沖天。原來是東方勇的輕騎兵竟從琅琊山的隱秘小徑如神兵天降般殺出。
“陶公,怎麼?你的徐州兵還在痴痴等著我從北面來嗎?”
伴隨著一聲高呼,東方勇威風凜凜地現身,其身後一萬飛熊軍迅速行動,扛著特意塗成黑色的雲梯部件,紛紛下馬組裝好,朝著城池發起猛烈攻擊。
此時的陶謙,八萬人馬分散在三郡,此刻能緊急集結起來的,僅有下邳城的兩萬守軍。
城樓上,陶謙面色如土,眼睜睜看著對方陣型中分出一隊弓騎兵,箭頭上赫然綁著浸滿油脂火箭。還來不及做出反應,第一波火箭已如流星般砸落在東門城樓。
剎那間,木製結構的城樓瞬間被點燃,熊熊烈火沖天而起,瞬間化作一個巨大的火炬,將夜空照得通紅。
在籌劃進攻徐州之前,東方勇精心佈局,有意散佈虛假情報,刻意營造出將從徐州北部的常規路線發起進攻的假象,以此迷惑陶謙。
與此同時,他特意派出一支輕騎兵與部分弓兵,在徐州北部展開佯攻行動。這些佯裝進攻的部隊,透過擂鼓吶喊、虛張聲勢,製造出大規模進攻的逼真假象,成功吸引了陶謙的注意力。
陶謙果然中計,未加細察便將大量兵力緊急調往北部進行防禦,致使徐州其他地區兵力空虛。
而東方勇則親率主力部隊,這其中涵蓋了剩餘的輕騎兵、勇猛的飛熊軍以及精銳的槍兵和大戟士,沿著徐州東部一條鮮為人知的隱秘山路,悄然迂迴包抄。這條山路極為隱蔽,陶謙對其疏於防範,防禦力量十分薄弱。
當東方勇的軍隊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徐州東部防線的後方,並對陶謙的軍隊發動突然襲擊時,陶謙的軍隊頓時陣腳大亂。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士兵們驚慌失措,防線迅速土崩瓦解。
“陶使君,”東方勇手持利刃,刀鋒冰冷地架在陶謙的頸側,目光堅定地說道,“徐州糧庫的鑰匙,可比你的人頭要值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