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人選
燕虞立刻想到了那天皇帝在瑤華宮時說的話,她將之轉述給了柳如嵐,“二孃,你說聖人這是不是在暗示什麼?”
柳如嵐皺緊了眉頭,“不好說,也許皇後正是聽說了聖人同你提起燕霽,才想到了侍讀這件事的。”
燕虞點點頭,現在後宮之中隱隱有皇後與襄貴妃分庭抗禮之勢,而燕虞則是眾所周知的貴妃黨,聖人愛重貴妃,按理不該將燕虞硬逼到皇後那邊去。
“二孃,你說聖人會不會同意皇後的提議?”燕虞仍是有些憂心忡忡。
“皇後肯定不敢明確提出具體的名字,但應該是會有別的暗示,端看聖人願不願意接她的遞來的枝兒。”柳如嵐道,她嘆了口氣,“霽郎與大皇子正好同齡,天才之美名又傳入上京,皇後提出此事合情合理。”
燕虞當初也是沒有想到這層,現在倒是有些後悔鼓勵燕霽去參加院試了,過幾年燕霽年紀大了一些以後再拿小三元,便沒有現在這麼突出了。
見燕虞滿臉憂色,柳如嵐安慰道,“此事尚未成定局,還有轉圜的餘地。三娘你也不必太過憂慮,皇後打了一手好算盤,聖人也未必會讓她如意。”她對著燕虞眨了眨眼睛。
燕虞立即領會了她的意思,“那就拜託姐姐了。”
於是,在聖人駕臨長樂宮的時候,柳如嵐主動提起了此事。
“聽說,皇後想為大皇子尋兩名侍讀進宮?”柳如嵐笑道,“不知聖人可有人選了?若沒有,妾這裡到是想推薦一人。”
“哦?直說便是。”
“正是國子監徐司業家的六郎,妾聽聞此子素有才名,自幼敏悟過人,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其父亦是辭章絕俗,翰墨入神,很是合適。”
國子監司業徐伯淵便是淑妃徐芝的嫡兄,但柳如嵐提到的徐六郎,卻是徐伯淵的庶子。
“此子吾亦有所耳聞,只不過徐六郎是不是年紀有些大了?”聖人有些猶疑道。
“徐六郎今年十二歲,年紀大些更懂事,皇子身邊的人還是要老持穩重些的好。”柳如嵐道。
皇帝點點頭,“你說的倒也有些道理。”
“不知皇後殿下自己可有屬意的人選?”柳如嵐問道。
皇帝看了她一眼,搖了搖頭,沒有說話。柳如嵐識趣地轉了個話題,此事便過去了。
第二天,皇帝便去同皇後商議侍讀之事。
“吾覺得,玠郎的侍讀,就選國子監徐司業之六子,和龍武左衛知事邱邵之三子如何?此二子一文一武,共同輔佐玠郎。”
皇後笑道,“聖人選的人當然好,徐家六郎才思敏捷,邱家三郎驍勇過人,吾亦有所耳聞。只不過——”皇後頓了頓,不著痕跡地看了一眼皇帝的臉色,“玠郎曾同妾說過,想要個同齡的玩伴。”
皇帝負手道,“玠郎身為中宮嫡子,豈能由著性子?徐六郎和邱三郎少年老成,玠郎若有言行不謹,兩人可在旁規諫,此方是侍讀之正道,因此這兩人正適合玠郎。”
皇後點點頭,“聖人深思遠慮,妾遠不及也。那此事便就這樣定下來吧。”
三天後,徐六郎徐修雲和邱三郎邱炎威便進宮了。
兩人先是去拜見了皇後和大皇子,稍微熟悉了一下以後,三人便往學館去了。
大皇子的師傅高學士早就接到了訊息,因此看到徐修雲和邱炎威也沒有什麼意外,雖說三人以前學習的進度不一樣,但既然當了皇子侍讀,肯定是要按照大皇子的學習進度來的。
大皇子目前已經學完了《千字文》、《開蒙要訓》和《太公家教》這三本開蒙課程,如今已經開始學習四書五經。當然,現階段自然是以識讀背誦為主。徐修雲作為‘小才子’早已將這些東西爛熟於心,而邱炎威雖說差了一點,但畢竟也已經十二歲了,該學的內容也學的差不多。
高學士考校了一下以後發現兩人的基礎知識都很紮實,便囑咐兩人可以自行學習,不要發出聲音即可。
隨後,他便開始了對大皇子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