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為繼承人培養的子嗣和視作么兒疼寵的子嗣是不一樣的。
乾隆不自覺已經將他和紫菀的孩子當作後者了。
這會兒他就想著要不要將宗親格格接進宮充作養女,弘晝有一嫡女,弘曕今年得賜婚了。
若是弘曕後院妻妾早早開枝散葉,也不失為一件妙事,他挺缺女兒的。
想到就做,皇帝轉頭就吩咐賜婚漢軍鑲黃旗禦史範鴻賓之女範氏給多羅果郡王弘曕為嫡福晉。
李玉點頭哈腰,“是,奴才遵命。”
說罷就命人傳話至禮部,擬聖旨。
魏紫菀心裡好奇,居然是漢軍旗格格,這宗親阿哥並非沒有娶漢軍旗格格為嫡福晉的,但那都是滿洲姓氏,像是廢太子胤礽的嫡福晉瓜爾佳氏,是正白旗漢軍旗人,或是娶做繼福晉的,就好比聖祖爺大阿哥胤禔,娶的繼福晉就是正黃旗漢軍旗人張氏,發妻是滿洲旗人伊爾根覺羅氏。
但像果郡王這樣,娶的發妻是漢軍旗漢姓之人的,倒是少見。
不光如此,皇帝還覺得就賜婚嫡福晉不夠,順帶賜婚張趕生之女張氏給弘曕做側福晉。
插曲過後,乾隆拿著本詩書給孩子念著今日的胎教內容。
魏紫菀聽得暈暈欲睡,仍強打起精神,腹中孩子興許是聽得見,在肚子裡輕輕動了一下,她立馬醒神了,拿著萬歲爺的手放在她腹部。
“萬歲爺,您感受到了嗎,這次大概是孩子小手在動了。”
魏紫菀眼睛發亮,她是根據孩子動作的力度大小判斷孩子是小手還是小腳在動。
這小手動的就格外輕柔。
乾隆感受著腹部的溫熱傳到掌心,還有那輕輕顫動的小孩,無比清晰認知到,他做了阿瑪,並非皇座之上高高在上的皇阿瑪。
這是他和紫菀的孩子,他的……孩子。
……
轉眼四個月過去了,到孕晚期時,魏紫菀一改幾個月前暈暈欲睡的狀態,每天都很精神,一大早起來就練五禽戲,練完後就在院子裡散步。
她聽說胎兒過大會導致不容易生下孩子,古代生産技術不比現代先進,就現代都還會出現難産的情況,身處古代,她必須要小心謹慎。
散步過後就吃上禦膳房剛做好的雞裡蹦,孕早期她喜歡聞文房四寶的味道,現在她就只喜歡吃這樣菜,她胃口好著呢。
但今天她起來後還沒做五禽戲,就感到身下一陣陣抽痛,腹部有種發緊變硬感。
關嬤嬤見她臉色不對,趕緊道:“子衿、綠萍,你們趕緊扶娘娘進産房,青柳,你去叫太醫過來,我去準備東西。”
好在娘娘讓他們這一個月來不斷練習,因此當令妃快生孩子前,奴才們慌歸慌,但手上動作並不遲疑,很快就將各種事情準備周到了。
魏紫菀躺在床上,一旁的是皇太後派下的穩婆。
李祖德快快去乾清宮稟告,乾隆臉色微變,“紫菀要生了,還不快備駕!”
這邊皇帝火急火燎趕去儲秀宮,高貴妃得知後,看著自己快要撐爆的肚子,心中不解,她都快九個月了,為什麼孩子還沒有生下來的跡象,她聽說雙生子都是要早一兩個月出生的。
再不出生,她這身子估計就熬不住了。
她還以為她的孩子能排在令妃孩子之前,這次便宜令妃了。
高貴妃極力讓自己不在意肚子上遍佈的妊娠紋,這意味著,她生下孩子後,再無可能得寵了,可是這代價總要付出的,為了得到她想要的龍鳳胎。
她的孩子身份尊貴,乃大清福瑞,令妃再得寵又如何,她的孩子一定會登頂至尊位。
時至今日,高貴妃已經能忽視令妃的存在了,一個寵妃總不如實打實掌握著權力的宮妃能耐,皇後才是她的目標。
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
儲秀宮,乾隆坐下後眼睛一直盯著産房,連皇後過來了也只是應了一聲。
聽著産房裡聲音響起,他眉頭皺得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