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號核聚變裝置,目前的功率是三千萬千瓦,是世界上第一臺可控的核聚變能源裝置,同時,比起世界最大的核裂變裝置,它的功率、環保性,都要超出後者一個數量級。”
頓了頓,亞拉博士微笑道:“在未來,核聚變能源,自然可以替代石油和煤炭,因為他比煤炭和石油更加清潔,而且更加便利與強大。”
又有一名記者問道:“亞拉博士,我聽說華夏也在搞核聚變研究,在您看來,他們多久能制備出和卡特號一樣的核聚變裝置?”
聽到這話,亞拉博士老臉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道:“華夏近年來的發展的確日新月異,盡管他們作為世界前列的大國,但華夏始終不是發達國家,它依舊算是發展中國家。”
“核聚變的研究,我從事了四十幾年,從上個世紀就開始投入心血,而在我開始研究核聚變技術的時候,華夏還在解決核裂變電站的重重技術困難。”
“我在這裡,可以斷定,未來五年內,世界各國,包括華夏、日本、俄國和歐洲各大強國,都不可能擁有成熟的核聚變技術。”
核聚變技術有多複雜,有多麼困難,只有亞拉博士自己才知道。
在這點上,就連他的搭檔和最親近的學生,也沒他清楚。
經歷了連續五六個記者的提問後,亞拉博士臉色的紅光,愈漸濃烈。
他指了指一名亞洲女記者。
這名記者正是華夏人,她連忙問道:“博士,我聽說‘金屬氫’是制備核聚變裝置的重要物資,對嗎?”
“這是當然,如果沒有‘金屬氫’,可控核聚變裝置絕對無法制備出來。”
記者又繼續問,“那在您看來,超維科技去年就推出了‘金屬氫’,那他們公司有沒有可能,也研製出了核聚變裝置呢?”
“這……”聞言,亞拉博士遲疑了。
超維科技是一個神奇的公司,以往所有敢質疑這個公司的人,全都慘遭打臉,就連三普也不例外。
想到它的神奇性,一時間亞拉博士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不過,看著周圍記者的期待眼神,又想到制備核聚變裝置的種種困難。
亞拉博士一咬牙,便道:“‘金屬氫’的制備,與核聚變技術並沒有直接的聯系,我認為超維科技沒有這種實力,因為就像是一個生産晶片的公司,無法制備出計算機一樣,這是兩種概念。”
這話說完,亞拉博士更加篤定了自己的觀點,一時間面露自信的笑容。
但就在這時,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了起來。
“不對吧,超維科技能生産晶片,但我記得在去年的發布會上,他們好像也拿出了一款超薄的膝上型電腦,而且功能還非常強大。”
……
網路時代,資訊的傳遞尤為迅速。
白宮這邊的新聞發布會剛剛結束,半小時不到,世界各地就都知道美國已經研製出了核聚變裝置的訊息。
一時間,網路上流言飛起,各種猜測和評論,如蜂擁般遍佈了各界。
蘇誠這邊,帶著何部長去第一研究所,將早就遣人準備好的核聚變裝置,與大型的發電機組,交付給何部長。
完事兒後,時間來到淩晨。
何部長連夜調動部隊,將裝置運送回了京都。
而蘇誠則吹著口哨,慢悠悠地回到東灣別墅區。